免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禽流感问题,反而是类型越来越多,免疫次数越来越多,最后不得病的淘汰鸡也是千疮百孔,没有一块好肉,消费者会弃之,受损失的还是养殖户,受益的是卖疫苗的和卖兽药的。 (四)专业化服务体系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 发达国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享受的是专业化服务,自己要做的只是每年的养殖计划和常规管理,专业性的工作由外请专业队伍完成。例如,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工业化的“专业分工、社会化生产”。而我们至今还不懂农业工业化的真正道理,还在那里以为“农业的工业化”是指机械化、工厂化、规模化、科技化,这是很害人的,是当前我们向农业现代化努力的最大障碍。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说明中央已经开始重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如果我们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根本就不存在资金问题, “工业返哺农业”这样的计划经济思维的办法也就可以扔进垃圾堆。而且,起码在美国的这种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对农民的直接剥削。而现在的我们的农业雇工形式,反而还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剥削的(张炎夏,中国离大农业还有多远)。 我国蛋鸡养殖最用人的是免疫,因为传染病多,有些传染病的免疫必须是一只一只做,耗费人工,某大型鸡场喂料、清粪、集蛋都是自动化的,就是因为免疫而养个60人的免疫队伍,结果并不因为自动化而节省人力。 在蛋鸡饲养密集区,一是需要建立专业的育雏育成场,为蛋鸡企业提供合格的育成鸡,防止一个场雏鸡和产蛋鸡并存。二是需要建立专业的免疫队伍,在防疫站的统一领导下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有偿服务。三是需要建立专业的鸡粪处理公司,负责把养殖场的鸡粪及时拉走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加工。 (五)标准化建设是健康养殖的关键 标准化就是各个环节都执行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国家推进的蛋鸡标准化建设对建场、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化鸡场的建设,对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提高蛋鸡生产水平有巨大的好处,可以彻底解决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三、科技将继续为蛋鸡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20年饲料涨价8倍、工人工资上涨15倍,鸡蛋价格和1994年差不多,蛋鸡养殖户靠什么挺住的?靠的是消化科技进步带来的收益,也即是说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抵消了大部分的成本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内,鸡蛋的价格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不会有较大的涨幅,企业要继续保持盈利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科技支撑技术主要体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良的品种 优良的品种的体现是高效而不是高产,高效的指标是饲料转化率和死淘率。料蛋比2:1的品种和料蛋比2.3:1的鸡相比,每斤鸡蛋的成本至少降低0.45元,一个产蛋周期每只鸡增收10多元。 在鸡蛋按个销售的背景下,衡量饲料转化率的指标是每个鸡蛋的耗料量,这时候小个头鸡蛋就有了优势。虽然死淘率和管理关系较大,但不同品种适应性有不同,优良蛋鸡正常情况下的全期死淘率低于6%,每降低死淘率1个百分点可以提高收益2个百分点。进口鸡有优良的品种,国产蛋鸡也有优良的品种,而且某些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势,如中国农大培育的农大3号节粮蛋鸡就以饲料转化率高而占据优势。 (二)节粮环保型饲料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2%,要让鸡尽量少吃且能满足需要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减少了鸡粪排放。以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粮,可以降低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减少了鸡粪中重金属的排放量。酶制剂的使用,提高了饲料消化吸收率,减少了磷排放,对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作用。 雏鸡开口料的应用,适应了雏鸡生长的特点,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也能提高雏鸡的体重。 (三)先进的养殖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加料比人工加料每只鸡每天可以减少3g的饲料浪费,每只鸡每年就是1kg,大约3元。机械清粪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天天清粪鸡舍干净,氨气浓度控制容易,减轻有害气体对鸡的毒害。LED灯的使用,不仅环保、省电,而且寿命长、没有闪频,对鸡的产蛋有利。 “14+1”光照程序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鸡多休息1小时,对鸡的健康有益,对夏季增加采食量有好处,当然产蛋更多些。1日龄雏鸡自动断喙器可以减少养殖场的工作环节,保持喙形一致。 (四)优化的免疫程序和疫苗 养鸡场最怕的就是免疫,纯劳动密集型工作。优化免疫程序,减少免疫次数需要注重这几方面工作,首先是病的净化,通过基因选择可以育成抗病力强的品种,如TVB-R型的鸡具有抗白血病ABCD四个亚型的能力。其次是有效的疫苗,联苗可以减少免疫次数,如马立克和法氏囊基因重组苗(商品名威力克)可以在1日龄注射而达到双重防疫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