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良种繁育 > 文章

浅谈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时间:2010-01-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猪e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2.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在生产实际中,根据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必须给予适当的饲养条件,第一次发情前,多吃,吃好,长身体;第一次发情后,少吃,吃粗,调膘情。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前提下,日粮中多喂青粗料,尤其是青饲料,一般精青料比为1:3为宜,这样有利于培育母猪的耐粗饲.又不至于沉积过多脂肪.妨碍后备猪的发情、排卵与受胎。确保本地猪种3.5月龄、二元母猪4.5月龄、外来种猪6.5月龄时,正常出现第一次发情。早发情可以早配种,但也可等到第3个情期再配种,有资料报道,第3个发情期受孕的后备母猪比第一次发情受孕的窝产仔猪多。 
    3.2.2 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 
    在生产实践中主张在母猪交配前20d要增加精料,最好喂一些细料稀食.以促进母猪多排卵。在配种的3d内尽量减少饲喂数量.可以明显地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在妊娠的前21d内,由于受精卵刚形成.母猪不需要高水平营养。据有关报道,配种前的高水平饲喂.接着在妊娠前期的低水平饲喂可增加排卵数,提高胚胎存活率,如果母猪体况一般,宜给母猪以DE≤12.50MJ/kg、CP≤13%为标准的日粮,饲喂水平应为维持需要的1.5倍以下,初产母猪日喂l.5kg,经产母猪日喂2.0kg,就可维持正常的繁殖需要。如果摄入过高的能量和蛋白,会降低胚胎存活率,从而减少产仔数.这主要因为初产母猪妊娠前期摄人过高的能量和蛋白质会影响血浆孕酮水平,进而对胚胎的存活率产生影响。 
    3.2.3 妊娠中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中期的营养水平对初生仔猪胚胎时期肌纤维的生长及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有研究表明,肌纤维的数量在胚胎时期就已确定,在妊娠期第90d左右.肌纤维的增生已经完成。Dwyer等(1933)认为,肌纤维数量可能是决定仔猪出生后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重要因子。这样,在肌纤维发育期营养供应不足的仔猪,在出生时肌纤维数量就比较少,以后长得也较慢。妊娠1个月至产前l个月应给DE≤12.90MJ/kg、CP≤14%为标准的日粮,保持母猪每天增重45g。此时可适当提高粗纤维含量,增加母猪的饱腹感,预防便秘,可减少死胎、流产的发生。这是因为饲喂高纤维日粮可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形成.从而可以提供更多的生酮能量底物供发育的胚胎利用。 
    3.2.4 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仔猪初生重的60%-70%是来自产前1个月.此时母猪体内胚胎的发育速度是配种后3个月生长速度的7倍。这也就要求对产前1个月的母猪,应给以DE≥12.90MJ/kg、CP≥16%、lys≥0.8%的高营养水平饲粮,这时仔猪初生重与仔猪存活呈正相关。抓好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初生重,母猪产后泌乳量和母猪繁殖性能均有重要影响。
    3.3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哺乳期间的饲养策略。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增加采食量。因为随着哺乳仔猪断奶日龄的提前,增加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对以后的繁殖性能相当重要。哺乳母猪每天摄入的能量约75%用于哺乳,能否给哺乳母猪提供有效的营养.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当哺乳母猪摄入的饲料营养不能满足其哺乳需要时,便会引起体内脂肪大量消耗,导致母猪掉膘和体重下降,过度掉膘不仅直接影响仔猪生长,还会影响下一胎发情配种。对哺乳母猪宜采用DE≥13.30MJ/kg、CP≥17%、lys≥0.85%和高营养密度日粮,尽量满足,敞开供应。对于高产和食欲差的母猪,要在日粮中添加4%油脂,这样可以提高泌乳量及初乳与常乳中的乳脂水平.从而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及断奶重。这主要是因为乳脂水平增加后提高了乳中的能量水平,从而使仔猪可以从乳中摄人更多的能量而提高存活率。
    3.4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刚断奶后的母猪头几天应控制饲喂量.避免发生乳房炎。对体质较差,带仔多的母猪采取随意采食法.应给以DE≥12.90MJ/kg、CP≥16%、ys≥0.8%为标准的日粮;对体质过肥的猪,采取限量饲喂,促进正常发情、配种,增加产仔数。在正常情况下,断奶后母猪一周内发情配种率应达80%~90%。 
    4 实施科学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率 
    4.1 掌握初配年龄。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 
    母猪配种年龄过早.常有产仔少、死胎多、仔猪初生重小、生长慢等缺点.迟配又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据试验,地方种母猪在生后6~8月龄、体重50~60kg,国外的中型品种在生后8~10月龄、体重lOOkg以上,大型品种体重在120kg以上,开始配种为宜。母猪发情征状明显,允许公猪爬跨,人工测试站立不动或见到公猪不走动之后12h配种为最佳配种时间.在配种后8-12h再复配1次,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的配种效果和获是较高的产仔数。规模化养猪一般采用2次重复配种.如上午喂前配种1次.当天下午喂前再复配1次。如下午配种.第2天早晨再复配l次。由于母猪年龄不同,排卵时间也就不同,最好抢在母猪排卵前配种,所以配种的时间还要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其原则是“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上一篇:母猪迟产速处理

下一篇:如何辨别种公猪哪些才是好种猪?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