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药园地 > 文章

猪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2-09-2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温涛 何斌, 王泽岩 高英杰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长春 130062)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出现,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再次成为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大、容易产生耐药性,且价格很高。因此,寻求和研制高效、安全、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普遍实用的新型抗菌药物成为当今一项新的课题。近年来,具备新型抗菌药物潜在优点的抗菌肽不断被发现,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其中猪源抗菌肽倍受关注。本文主要就猪源抗菌肽做一综述。 
    1 猪源抗菌肽的分类
目前猪源抗菌肽已发现10多种,都具有分子量小、带有正电荷、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对多种微生物有杀灭作用。根据其分子结构特征,主要分为两大类:防御素家族(defensins)和Cathelicidins家族。
    1.1 防御素家族
    哺乳动物的防御素是由骨髓细胞或上皮细胞以前体形式合成,前体包含信号肽、保守的PRO结构序列和一个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菌肽构成。分子量为3~5KD,多聚阳离子型,成熟肽含有6~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了3~4个分子内的二硫键桥。根据半胱氨酸的位置和二硫键的连接,哺乳动物的防御素进一步可分为3个群,即α、β、θ防御素。
    防御素家族的抗菌肽具有广泛的抗细菌、真菌的活性。同时也是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的趋化肽,并且可抑制ACTH与受体的结合,抑制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诱导组胺从肥大细胞中释放,增强脂蛋白和血管基质的结合等作用[1]。
    猪的上皮β防御素pBD-1(porcine β-defensin 1)是目前在猪体内唯一发现的防御素[2],基因全长约1.9kb,含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其mRNA在舌上皮中大量表达,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较少。重组的pBD-1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可抵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以及真菌,但是,对微生物的杀灭是pH、盐和血清依赖性的,当pH小于5.5、高盐(100~150mmol/L NaCl)或有血清时都可以使之失活[3]。
    1.2 Cathelicidins家族
    Cathelicidins家族抗菌肽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即N末端都含有一个cathelin区域[4],其基因结构呈严紧型排列,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5](如图1)。猪的Cathelicidin家族抗菌肽主要包括PR-39、Protegrinsl~5、PMAP-23,-36,-37。它们都来源于骨髓细胞,以前肽的形式储存在周边PMNs颗粒中。
    PR-39是1991年Agerberth等人从猪肠道分离出来的一种Cathelicidins家族抗菌肽,该抗菌肽是富含脯氨酸和精氨酸的蛋白质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最强[6~9]。
    Protegrins是Cathelicidins家族中一群具有杀灭微生物活性,抵抗各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以及病毒的广谱抗菌肽,其抗微生物活性不受细胞外阳离子或血清成分的抑制。Protegrins一般由16~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四个半胱氨酸形成两个分子内二硫键,以维持反平行的β-折叠结构的稳定性[10~11]。
    PMAP-23,-36,-37 属于猪骨髓源性抗菌肽,其中PMAP-36,37具有两亲性α-螺旋,而PMAP-23呈发卡样结构。该类抗菌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PMAP-37是最强的膜活性因子,在0.2~1μmol/L时可引起细菌细胞内膜的渗透作用,而PMAP-23,36的杀菌活性分别为1~10 mol/L和10~50μmol/L[12~13]。
    2 猪源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与传统抗生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杀菌机制上,传统抗生素大多数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或DNA的合成而发挥作用,而抗菌肽主要通过对带负电的微生物细胞膜直接作用,改变其通透性,造成膜的物理性损伤,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而死亡;其次,在作用方式上,传统抗生素作用涉及到细菌细胞膜上或胞内特异的受体结合,且受体类型有限,细菌容易通过变异而产生耐药性,抗菌肽的作用不涉及特定的受体,完全是阴阳离子的物理作用,它可以很快杀灭微生物而不产生耐药性。
    大多数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胞或细菌质膜结构,引起胞内水溶性物质大量渗出,从而最终导致细胞和细菌的死亡。其杀菌作用的具体过程可分为3步,即:(1)肮菌肽分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于细胞膜带负电荷的磷脂双层,使磷脂双层局部变薄;(2)在细胞膜电势的作用下,抗菌肽分子的疏水部分插入细胞膜,其两性分子的α-螺旋插入膜内,然后多个抗菌肽分子共同形成离子通道,使膜通透化;(3)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能量状态,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以及细胞ATP含量严重下降,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上一篇:我国中兽药制剂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下一篇:漂白粉有效氯含量测定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