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时间:2012-03-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山东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濒临渤海黄海,土地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470万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C,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山东省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生物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山东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粮食总产一直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每年可向饲养业提供1400多万吨玉米,5000多万吨作物秸秆和大量的饼粕、麸皮;全省有160万公顷天然草场,全省每年种植牧草12万公顷,青贮氨化农作物秸秆3800万吨;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山东畜禽饲养始于新石器时代,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北魏的《齐民要术》等曾对畜禽饲养经验进行过深刻的总结。山东猪、牛、羊、禽、兔以及特种动物养殖门类齐全。地方畜禽品种众多,拥有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岔黑猪、莱芜黑猪等一批著名品种,其中里岔黑猪和小尾寒羊被誉为“国宝”。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畜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十年的数量增长阶段。放开政策、放开市场,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家庭养殖畜禽的快速发展。1989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326万吨,比1979年增加230万吨,年均增长24%,实现了从畜产品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中间十年的结构调整阶段。对外开放扩大、科技进步加快、产业化经营起步,支撑引领着畜牧生产经营者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发展节粮型肉鸡、草食畜牛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从1989年到1999年,猪肉在肉类中的比重由90%下降到47%,禽肉和牛羊肉由10%上升到53 %,奠定了全省畜牧业基本产业结构。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十年的质量提升阶段。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国际绿色消费兴起,畜牧业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结构优化、效益增加同步推进的阶段。政府部门和经营主体协同发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深化产业化经营、普及全程质量控制、加强扶持监管服务,质量安全成为畜牧业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至2009年,全省畜牧业发展实现了总量规模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总体水平提升的协调推进,畜牧业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繁荣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并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畜牧业雏形。
  一是产业规模大。2009年,肉类总产684万吨,居全国第一位;禽蛋37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奶类258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肉蛋奶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肉类总产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首位。畜牧业产值1684亿元,从1990年开始,有15年位居全国第一。饲料加工企业1460家,工业饲料产量1690万吨,产值575亿元;兽药生产企业255家,产值44亿元,都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总体结构优。目前全省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畜牧服务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3:0.03,畜牧二、三产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去年,猪肉产量341万吨、禽肉产量229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49.8%和33.5%,比全国分别低13个百分点、高11个百分点;在畜牧生产中引进品种应用比例约为50%,杂交改良在40%左右,地方畜禽品种大约占10%,实现了在全国的率先引用、率先消化、率先回归;在生产布局上,形成了胶东半岛肉禽、沿高速公路奶牛、沿黄肉牛肉羊、鲁中南生猪、黄河三角洲草业等5大产业优势区域。

上一篇:未来五年成国内皮革业高速发展机遇期

下一篇:生态养殖五种共养新模式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