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人兽共患病 > 文章

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研究对策

时间:2010-07-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和动物、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病和结核病)之一。人群发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污染的环境、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引起,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感染状态,病人长期卧床、中壮年人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流产、男性睾丸炎甚至失去生育能力,伴发关节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目前治疗极其困难;动物感染后公畜引起睾丸炎和附睾炎,母畜多数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是造成畜牧业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严重危害和流行,致使肉、奶等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牛羊猪等动物产品的对外贸易,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国际上将该病列为B类生物恐怖战剂和农业生物恐怖战剂。
    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
    (一)我国动物布病防控现状 近年来布病新患人数上升如此之快,动物疫区扩散之广,已经严重的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需要行政部门立即采取强有力措施,减少动物布病疫情给我国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损失和影响。考虑到动物患病率高、养殖基数大等现状,我国现阶段只能采取疫苗接种为主和检疫-扑杀为辅的防控策略。在实际生产中,我国动物接种的布病疫苗主要是牛型19号苗(S19)、猪2号苗(S2)和羊5号苗(M5),这些疫苗为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有效控制布病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存在关键技术缺陷影响其广泛使用。首先是毒力较强、安全性较差,疫苗活菌在动物体内残存时间较长,接种S19和M5疫苗的怀孕动物可能流产、乳用动物排菌期长、公畜生殖系统受损害的风险较高,食品公共安全隐患较大;其次是缺乏鉴别诊断标记,疫苗接种动物与自然患病动物无法甄别,法定检疫措施严重受阻。这种疫苗接种动物与自然患病动物无法鉴别的技术和产品,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布病防控体系陷入有法不能依、有苗不能防的尴尬境地。此外,根据国家动物布病防疫技术规范,这些疫苗只能用于疫区动物免疫,且禁止接种怀孕动物、泌乳动物和种公畜。这样势必造成群体中免疫动物、易感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长期共存,患病动物无法识别,疫情仍然可能扩散的混乱状态,使布病控制困难重重。
    (二)国外布病防控经验 根据全球布病防控方案实际执行状况和成功经验,我们将全球不同国家分成不同类型。
    1.具有成功净化甚至根除布病经验的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畜牧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但养殖业分散,政府对布病控制重视,通过检疫-扑杀-补偿等相关防控方案先后净化或根除了布病。
    2.近年来被欧盟确认为无布病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等,属于资源密集型,经济发达、以人为本,通过检疫-扑杀-补偿等防控方案根除了布病。
    3.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通过上述措施净化了布病。
    4.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刚刚净化畜群,即将根除布病。
    5.布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严重,但国家经济欠发达、检疫-扑杀-补偿等防控方案难以实施,因此只能采取疫苗免疫接种和适时的检疫-扑杀-补偿措施相结合的防控策略,但最终需要采取净化根除措施。
    另外,根据美国等疫病根除经验,动物布病根除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如国家大面积干旱时采取牛群检疫减群计划、市场萧条时采取牛群检疫选种减群计划等,错过良好的机会将会使布病净化根除方案延迟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同时,根据上述发达国家布病控制的经验,布病防控需要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长远规划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才能将其净化或根除,短期计划一般为3~5年,同时还应按照需求及时调整国家或局部地区的防控方案。
    (三)我国布病防控研究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布病流行和防控的实际状况,若想迅速缓解急剧上升的人群布病疫情,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布病防控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推广,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防治技术知识的普及宣传,使患病人群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未患病人群能防患于未然。
    2.增加动物性食品中布病病原体的基本检测项目,使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在市场中逐渐消失,促进患病动物的淘汰处理。
    3.启动重点疫区动物普遍检疫,在淘汰阳性动物的基础上进行全群免疫接种,阻止疫情在动物群中继续扩散和蔓延。
    4.加快建立或优化布病简便快速的检疫诊断方法,使基层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地识别转运中的阳性动物,限制其远距离移动并立法实施就地处理措施。
    5.加速布鲁氏菌标记疫苗的研究开发,使疫苗免疫动物在获得免疫保护作用的同时又能与感染患病动物进行区别,有利于临床患病动物的检疫淘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6.国家或地方制订切实可行的动物布病防控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布病防控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之中。

上一篇:坚决从源头做好家畜“布病”防治

下一篇: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症状及危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