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前做好圈舍加固防风措施 及时检查加固猪舍(含门窗),清除顶棚积雪,母猪产房和仔猪保育舍是防寒保暖重点。封闭式猪舍要利用塑料薄膜、泡沫板、旧包装袋等材料封闭北侧窗户,防止寒风进入猪舍;敞开式的猪舍可用塑料薄膜将敞开部分封闭。白天有太阳时要适当打开窗户通风。 二、提供额外热源供暖 猪舍应及时供暖并调整到各阶段猪群适宜温度。不同阶段猪群的适宜温度范围是:种公猪舍、空怀和妊娠母猪舍舒适范围15-20℃,低临界温度为13℃;哺乳母猪舍舒适范围18-22℃,低临界温度为16℃;哺乳仔猪保温箱舒适范围28-32℃,低临界温度为27℃;保育猪舍舒适范围20-25℃,低临界温度为16℃;生长育肥舍舒适范围15-23℃,低临界温度为13℃。尤其要保证产房、保育及育肥前期,猪舍温度的稳定,温差不能过大(不超过5℃)。保育舍和产房要确保电热保温板和红外保温灯能够正常使用,育肥前期的猪群可在猪舍地面的躺卧区临时铺上垫草或垫板,以防地面过凉引起猪只腹泻。 三、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冬季寒冷季节舍内饲养猪数可比平时增加1/3-1/2左右,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打斗。对于公猪单独饲养在公猪舍的猪场,应尽量使公猪舍温保持在13-20℃,或者把公猪临时转入后备舍或妊娠母猪舍以维持公猪需要的适宜温度。 四、适当增加能量饲料和饲喂量 一是适当提高猪群日粮能量水平(10%左右),在饲料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脂肪粉或者植物油,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饲喂量,弥补御寒造成的能量损失,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二是在日粮中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饲料添加剂或中药,以增强猪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如在饲料中添加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健脾燥湿的中药,既能促进猪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 五、提供热饮水 饮水加热后供饮,在加热饮水中可添加适量葡萄糖(每公斤饮水中加20克)。饲喂湿拌料的猪场要保持水的温度在20-30℃,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并即拌即喂。 六、加强饲养管理 重点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加强仔猪补料。寒冷季节应减少用水冲圈的次数,勤打扫,及时清除猪粪,保持圈舍干净、卫生。对湿度过大的猪舍,可使用生石灰吸附过多的水分,或喷洒适量干粉消毒剂,既能消毒,又能起到干燥作用。 七、做好防疫工作 强化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疫病的防控,根据本场(户)前期疫病免疫进度,结合寒潮影响实际情况和抗体监测结果,针对尚未免疫或抗体不达标的猪只,适时开展补免和紧急免疫工作。同时,猪场要加强检疫隔离和消毒工作,严防传染病进入养殖场。 |
上一篇:后备猪三步选留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