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监测

冷鲜肉为啥劣变,如何检测?

日期:09-08 作者:汪薇 江丰 张莉 陈锂- 小 + 大

【核心提示】冷鲜肉作为重要的日常消费食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自身或环境影响而发生劣变。本文对冷鲜肉劣变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冷鲜肉劣变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广泛应用的检测技术,包括微生物检测、化学分析(如挥发性盐基氮)、物理特征检测(如色泽和pH)等,讨论了现代检测技术及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评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冷鲜肉也称冷却肉或冰鲜肉,是指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这一温度内的生鲜肉。与冷冻肉不同,冷鲜肉不经过低温冻结处理,因此,在解冻后可以更好地保持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需求的增加,冷鲜肉因其在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上的提升,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在消费者饮食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上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提升了肉类的保鲜期,还推动了肉类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使冷鲜肉在市场中更具竞争优势,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和监管挑战。

生猪屠宰后,由于微生物繁殖、内源性酶水解和脂质氧化的共同作用,极易腐败变质,冷鲜肉高度依赖冷链运输。然而,当前冷链运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断链,实际运输温度往往超过规定的范围,甚至可能在配送、零售环节缺乏有效温控措施,导致肉品的感官特性下降、营养及食用品质受损、保质期缩短等食品劣变问题,安全风险增加。因此,监测冷链运输过程中冷鲜肉的安全和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冷鲜肉劣变检测是食品安全和肉类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因此,了解冷鲜肉劣变的检测技术,理解其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实施有效的冷链管理和提高肉类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一、冷鲜肉是怎么劣变的

冷鲜肉劣变是指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微生物污染、化学和酶促反应等因素,导致冷鲜肉肉类品质下降的现象。冷鲜肉劣变的主要特征可以从感官特征、化学特征和微生物特征3个方面进行描述。

1、感官特征

冷鲜肉的新鲜度通常表现为鲜红色(如牛肉和猪肉),有清新的肉香味,质地紧致,弹性好。劣变后,冷鲜肉的颜色可能变为暗红色、褐色或灰色,可能产生异味,如酸臭味、腐败味或氨味,肉的质地变得松弛、发柴或黏稠,口感下降,肉质变得韧或糜烂,这通常是氧化或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2、化学特征

新鲜肉类的pH通常在5.5~6.0,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劣变的发展,pH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升高或降低。pH的变化通常与微生物生长和肉类的腐败程度密切相关。在冷鲜肉中,脂肪氧化是导致劣变的重要化学反应,形成脂肪酸、醛类和酮类等挥发性化合物。氧化导致肉类出现异味,且对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有负面影响,可能还影响肉的色泽。劣变过程中,蛋白质因酶促反应和微生物活动而降解,形成多肽和氨基酸,这种降解不仅影响口感,也可能产生不良风味物质。

3、微生物特征

冷鲜肉劣变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冷链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总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可能显著增加,常见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随着肉类储存时间的增加,微生物种类可能发生变化,从原先的乳酸菌和醋酸菌等益生菌转变为致病菌或腐败菌,导致肉的品质下降,甚至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冷鲜肉劣变是复杂的过程,主要特征体现在感官、化学和微生物3个方面。这些特征的出现不仅影响冷鲜肉的安全性和风味,还对市场销售造成阻碍。

上一篇:饲料中风险物质的筛查与确认技术指南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