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野

美国牧场主与肉类巨头的攻防战

日期:08-20 作者:豆包- 小 + 大

若案件推动 “全流程本土标签” 成为行业标配,这对中小型牧场主而言是重大机遇。他们可通过获得一些高端认证,如 USDA 有机、草饲认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获得更高收益。以 USDA 有机认证为例,获得该认证的牛肉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通牛肉高出 30%-50%。因为有机认证意味着牛只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生长激素,饲料也是有机的,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环保食品的追求。

而对于依赖进口原料的加工商来说,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布局,加速在美国本土布局养殖场。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2025 年一季度,泰森食品宣布投资 2 亿美元扩建内布拉斯加养牛场。这一举措释放出明确的转型信号,表明加工商已意识到市场变化和潜在风险,开始积极行动以适应新的市场规则。

随着牧场主议价权的提升,整个牛肉产业的生态系统可能发生重塑。原本处于产业链下游、话语权较弱的牧场主,可能逐渐在产业中占据更重要地位,与加工商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影响产业内部的利益分配,还可能推动整个产业朝着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牧场主在议价权提升后,可要求加工商提供更好的价格和合作条件,从而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养殖技术提升和牧场可持续发展中,进一步提高牛肉的品质和产量。

结语:一场关于 “信任” 与 “规则” 的行业洗牌当 “美国产品” 标签不再是加工商的 “贴标魔术”,而是贯穿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承诺,这场诉讼已超越个体利益之争,成为美国农业 “生产者 - 加工者 - 消费者” 三角关系重构的起点。对于中国进口商而言,需密切关注新规下美国牛肉供应链变化,提前布局 “真实产地认证 + 差异化品类” 采购策略。毕竟,在全球食品贸易中,“透明” 与 “合规” 永远是通行证。

上一篇:巴西牛肉产业面临三重转型大考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