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产地多样、来源广泛、产量高、营养成分丰富且均衡。每公顷桑园生产桑叶15吨(成片桑园产叶量更高),全国全年累计可生产桑叶1197万吨,养蚕耗叶仅863万吨,且40%左右又以蚕沙(主要为桑叶碎片)形式排出,每年蚕沙和剩余桑叶累计可达800多万吨,都是潜在的优质畜禽饲料来源。此外,种植饲料桑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2 桑饲料的加工类型 栽桑养蚕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桑树作为家蚕饲养的最重要饲料,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我国多地已积累成熟的栽培管理经验,这些为饲料桑的规模生产奠定基础。以桑叶鲜喂的加工方式,成本低,但不宜储存。新鲜桑叶无法常年供应,且其营养物质与天然活性成分含量受多因素影响。这些都制约了鲜桑叶饲用的规模化生产。Hu等研究显示,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风干法和冷冻干燥法有利于保留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但考虑成本,这两种方法中,更建议用风干法对桑叶进行处理。 青贮具有成本低、饲草养分损失少等优点,可使桑叶贮存期延长到2~3年,保证桑叶饲料的长期供应,已成为一种较好的桑饲料加工利用方式。研究表明,添加青贮添加剂可提高桑叶品质。He等对2个当地主要高产品种的桑叶分别进行青贮处理,施用纤维素酶和干酪乳杆菌LC提高了桑叶青贮的干物质回收率,乳酸、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pH和氨态氮浓度、纤维组分。Ni等研究认为,青贮利用乳酸菌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是一种高效保存桑叶营养的方法。王熙涛等研究发现,按桑叶量9%接菌,发酵60小时,尿素添加量2.0%,发酵温度36℃,最适宜生产出富含较多乳酸菌且利于牲畜吸收消化的非常规生物饲料。杨慧晓等筛选得到1株利用葡聚糖及木聚糖产酸效果较好的戊糖片球菌,该菌株对40%干物质的饲料桑粉酸化作用表现较好,在青贮饲料加工中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郝丽红等对饲料桑青贮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的研究发现,添加40U/kgα-半乳糖苷酶、40U/kg里氏木霉木聚糖酶、20U/kg酸性纤维素酶、20g/kg葡萄糖、5×105CFU/kg植物乳杆菌、3×106CFU/kg戊糖片球菌和1×108CFU/kg地衣芽孢杆菌的桑青贮饲料,饲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将桑叶与其他原料混合青贮发酵目前也有较多研究。王诚等将桑叶与紫花苜蓿混合后添加复合乳酸菌,厌氧发酵45天后进行感官评定与各指标测定。混合青贮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59%,干物质含量降低9.4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5.6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4.95%,并且苜蓿与饲料桑鲜重比7∶3为宜。沈诗桀等将新鲜桑枝叶切短至2~ 4cm,按150g/kg添加饲用玉米粉制备混合料,加人4×107CFU/kg乳酸菌,在65%含水率条件下青贮发酵56天制得的混合青贮饲料对动物的适口性好,育肥猪的健康性能和肉品质均得到改善。叶添梅提出,添加5%玉米粉、10%麦麸能缩短青贮发酵周期,提高饲料桑蛋白质含量和青贮品质。鲁志平等研究发现,含15%饲料桑的玉米桔杆混合料经发酵后,按15%比例饲喂羊,其营养价值提高,并可提高肉羊的采食量、降低料重比。 3 桑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3.1 肉鸡 常文环等在0~6周龄艾维茵肉鸡设置不同桑饲料添加时间和用量的处理组,结果表明,饲喂桑饲料后,肉鸡血浆尿素氮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继续增加桑饲料添加比例后,血浆中尿素氮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4~6周龄肉鸡的添加量都可以达到5%,但不应超过10%。黄静等报道,与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的对照组相比,以9%的发酵饲料桑或3%饲料桑粉替代等量的基础饲粮的处理组,均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增加肉鸡胸肌不饱和脂肪酸、游离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酸含量;饲料桑粉处理组效果较发酵饲料桑饲喂处理组更为明显。杜周和等报道,添加8%桑粉饲料后,肉鸡腹脂率降低幅度很大,禽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胸肌中鲜味物质含量增加,肉嫩度和汤鲜味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鸡肉新鲜度和品质均有提高。同时,胸肌中的硫代巴比妥酸水平显著降低,鸡肉贮存时间延长。日粮中添加桑叶粉还可提高氮利用率,增加氨基酸沉积,降低鸡粪中氨排放量,减小粪臭气味。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