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保业篇

从应急救治到体系建设

日期:07-07 作者:佚名- 小 + 大

4、服务下沉基层,探索协同机制

此次救援事件中,高校专家快速介入、联合地方农业农村部门与基层兽医共同开展救治服务,体现了高校与地方联动的良好范式。当前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从“应急响应”向“常态服务”过渡,已开展多次马场出诊与远程指导,形成面向基层的服务通道,建立专家—乡镇兽医—饲养单位三方对接模式,推动高校社会化服务能力延伸至乡村一线。

5、参与标准制定,助推地方产业规范发展

作为湖北省马术产业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平台专家肖思雨积极参与相关诊疗与管理规范制定,推动马术产业由传统经验向标准化、专业化转型。尽管平台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已经形成了方向明确、架构清晰、起点扎实、路径可行的初步成果。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立足专业技术、服务现实需求,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探索,推动高校在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中的角色前移,也为华中地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尝试。

三、经验总结与分析

1、从应急事件出发,向体系延伸

平台起步于一次应急响应,但其真正价值在于以点带面,从个案服务延伸出一套可持续的结构思路,体现了高校技术力量在产业早期阶段介入的主动性和系统性,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华中样本。

2、发挥高校技术优势,补齐基层服务短板

当前全国马产业正处于“需求扩张、规范未立”的转型期,尤其华中地区政策支持不足、服务体系断层、基层兽医认知滞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这一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立足技术能力,以诊疗为抓手、以服务为导向,率先建立“检测—诊疗—培训”三位一体的服务框架,为区域内马属动物服务体系从无序走向规范提供了可参考的雏形。

3、马属动物疫病检测项目建设:填补华中地区空白,防范于未然

通过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的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启动马属动物疫病检测项目建设,填补了华中地区马属动物疫病防控的空白。该项目不仅为马属动物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为未来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为区域防疫联控、产业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4、资源受限下的轻量化整合:以专业驱动构建高效平台

面对政策缺位、资金有限的现实条件,案例采取“技术破圈﹢资源整合”的路径推进建设。通过将现有猪牛羊检测平台技术迁移至马属动物领域、共享校内已有诊疗与实验平台设备、联合地方基层站点与产业单位形成合作机制,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杠杆、轻资产运营的建设模式。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当前阶段的马产业服务需求,也为类似资源受限地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样板。

华中农业大学马属动物诊疗平台的建立,是在华中地区马产业基础薄弱、服务体系缺位背景下的主动探索,既回应了“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也为高校参与社会化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样本。下一阶段,平台将围绕“专业提升、机制联动、功能拓展、服务下沉”持续推进:一是健全诊疗能力,推动服务标准化。二是推进检测能力常态化,服务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三是探索“高校﹢基层”协同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四是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融合落地。

本案例虽起步于个案响应,但具备高度的复制性与扩展性,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制度支撑和机制协作,努力构建辐射华中、服务全国的马属动物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高校助力畜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落地的关键支点之一。

上一篇:2025上半年兽药市场竞争与质量全景洞察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