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费升级的隐忧 牛肉价格与 GDP 增速密切相关,历史数据显示相关性达 0.67,经济基本面是牛肉市场重要支撑。 当前高端牛肉消费依赖餐饮复苏,经济形势良好时,高端牛肉消费需求旺盛;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商务宴请、家庭聚餐等场景收缩,高端牛肉消费需求将减少,价格上涨动力不足。消费者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时,可能倾向选择价格亲民的猪肉等替代品,减少牛肉消费。 七、养殖户的逆袭攻略 面对牛肉价格上涨浪潮,产业链上游养殖户迎来盈利窗口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可采取以下三大策略。 (一)优化存栏结构 养殖户应把握时机,在高价期出售生产性能低下、繁殖能力弱的低效母牛,回笼资金。同时,购入优质西门塔尔、安格斯种母牛,这些母牛繁育后代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能在市场获得更高价格。 国家出台 1000 元 / 头的能繁母牛补贴政策,养殖户应充分利用,将母牛占比提升至 40% 以上,既获补贴降低成本,又为 2026 年产能恢复储备力量。 (二)把控出栏节奏 目前 300 公斤育肥牛成本收益率仅 5%,建议养殖户压栏至 400 公斤以上,随着育肥牛体重增加,售价相应提高,每增重 100 公斤,售价可提升 15% - 20%。 养殖户还应与屠宰场签订 “随行就市” 订单,市场价格上涨时按高价出售,价格下跌时避免集中出栏导致价格踩踏,降低市场风险。 (三)延伸产业链增收 养殖户可考虑自建小型屠宰场,日屠宰量 50 头即可实现盈利。自建屠宰场可直接参与牛肉屠宰和销售环节,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流失,提高收益。 屠宰过程中注重提高牛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将其提升至 90% 以上。牛骨、牛内脏等副产品利润占比可达 30%,牛皮初加工后每张可增值 200 元。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从 “卖整牛” 向 “卖部件” 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 八、周期反转还是短期脉冲? 站在 2025 年时间节点,牛肉市场正经历重大变局。进口牛肉价格突破 6000 美元 / 吨,看似受南美干旱偶然因素冲击,实则是国内产能去化、消费升级等长期因素积累的必然结果。 母牛存栏量连续三年下降影响供应源头;餐饮市场复苏点燃牛肉需求;国际供应链重构推动价格传导。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牛肉市场将迎来 “戴维斯双击”。 行业从业者需分清 “周期” 与 “趋势”。存栏量下降导致供应恢复需 3 年时间,而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量正在加速释放。此次价格上涨并非简单反弹,而是产业价值重估起点。 正如一位 20 年从业经验的牧场主所言:“这次涨价,不是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是持续升温的暖流,会给市场带来持久的影响。” 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与供应紧张的四季度重合,有望见证国产牛肉价格迈向新高度,牛肉市场充满变数与机遇,值得持续关注。 |
上一篇:猪价大反弹,下半年走势几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