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繁育

生猪养殖“繁殖困局”大破解

日期:06-30 作者:豆包- 小 + 大

2、后备猪培育:从源头把控

后备猪的培育是提高猪场繁殖效率的源头工作,而初情期诱导则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一般而言,后备猪的初情期诱导应在 160-190 天进行。通过科学的初情期诱导,可以有效降低母猪初情期日龄,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进而提升母猪终生生产性能。

公猪和费尔蒙联合诱导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让后备母猪每天与成年公猪接触 1-2 次,每次 20-30 分钟,让公猪在走道里自由走动,与后备母猪隔栏相望,这种身体直接接触的效果通常比隔栏接触更好。同时,配合使用费尔蒙,如法国威隆公司生产的费尔蒙,主要成分包括雄烯酮、雄烯醇、喹啉等。使用时,用专业配套的喷枪将费尔蒙雾化喷于猪的鼻镜上,距离猪的鼻镜 3-4cm,每天喷洒 2 次。通过这种联合诱导方式,可以全方位刺激后备母猪,加速其大脑成熟,促使其在目标日龄、体重和成熟度下繁殖。

相关实验数据表明,采用公猪和费尔蒙联合诱导的后备母猪,其发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一项实验中,试验组的发情率达到了 70% 以上,而对照组仅为 40% 左右。平均初情期日龄也提前了 10-15 天,这为猪场的繁殖管理提供了更多时间和选择空间,有助于提高猪场整体繁殖效率。

3、激素应用新逻辑:回归科学

在激素应用方面,需要重构逻辑,从传统的 “激素干预优先” 转变为 “诱导激素优先”。母猪的发情和繁殖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精细调控的复杂生理过程,其中环境、营养和健康是影响激素规律变化的核心因素。

良好的猪舍环境至关重要。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 16-22℃,相对湿度维持在 70%-80%。通风要良好,以保证空气清新,减少有害气体积聚。合理的饲养密度也不容忽视,每头母猪应保证有足够活动空间,避免过于拥挤。

营养均衡是保障母猪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基础。饲料中应含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不同生长阶段的母猪对营养需求有所差异,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精准调配。妊娠前期的母猪,能量需求相对较低,但蛋白质和维生素需求较高;而妊娠后期,随着胎儿快速生长,能量和营养需求都大幅增加。

母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繁殖性能。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预防常见传染病,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确保母猪处于良好健康状态。

在做好环境、营养和健康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诱导猪自身的内源性激素。可以采用费尔蒙诱情、优饲、加光、加喂葡萄糖等方法。在母猪配种前 2 周进行 “催情补饲”,使其采食量增加 40%-50%,可有效促进排卵。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每天保持 16 小时左右的光照,也有助于调节母猪内分泌系统,促进发情。只有在诱导不成功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激素干预方法,并且要严格遵循激素使用规范,合理使用,避免盲目滥用。

4、查情配种革命:技术引领变革

查情配种环节的效率提升是提高猪场繁殖效率的重要突破口,而单次定时输精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以威隆?亚士可的欧沃杰为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刺激黄体生成素释放,在 40-48 小时内精准诱导排卵。这种精准的诱导排卵机制,使得配种无需依赖传统的发情鉴定,大大简化了配种流程。

上一篇:非正常母猪淘汰清单大公开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