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

非洲猪瘟防控全攻略

日期:05-12 作者:豆包- 小 + 大

(二)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要全面:饲料就像是猪群的 “能量源泉”,营养全面的饲料能让猪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猪场购买全价颗粒料或自行配料时,要满足各类猪群所需的蛋白质、能量等营养需要 。比如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它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品质优良的蛋白质,所以要购买品质较好的教槽料和断奶料,这样才能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减少或避免仔猪出现营养不良、断奶应激等问题 。如果仔猪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

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适宜的饲养环境对猪群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就像人类需要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一样 。各类猪群的适宜温度不尽相同,所以猪场要配备温控设施设备,根据不同猪群的需求,把猪舍温度调整到最适宜的温度 。断奶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为 28 - 30℃,在这个温度下,它们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生长速度也能达到最佳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健康,可能会导致它们食欲下降、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感染疾病 。

坚持自繁自养:自繁自养是一种有效的防控疫病的方式,就像是给自己的猪场打造了一个 “纯净的繁殖圈” 。猪场优先自繁自养,自己培育后备母猪以更新能繁母猪,这样就能减少外来猪只引入带来的疫病风险 。确需引种的,在引种前要对猪群和车辆运输工具等环境样品进行非洲猪瘟核酸检测,只有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实施引种 。引入的猪只还要在隔离栏舍隔离饲养观察 45d 以上,隔离栏舍建在猪场下风口,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隔离期间,要注射各种疫苗,每周对引进的种猪进行非洲猪瘟核酸检测 1 次,只有隔离结束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才能合群饲养 。这样层层把关,才能确保引入的猪只健康,不把疫病带入猪场 。

加强免疫监测:免疫监测就像是给猪群的健康 “保驾护航”,通过科学的免疫和监测,能及时发现猪群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 。猪场要结合当地流行的疫病种类,制定适宜本场的免疫程序 。能繁母猪要免疫各种疫苗,包括猪瘟、猪伪狂犬病、腹泻三联苗,口蹄疫疫苗等当地流行的疫病 。同种疫苗间隔一定的时间再加强注射 1 次,口蹄疫疫苗,后备母猪配种前注射 1 次,能繁母猪在空怀期或产仔后注射 1 次,每年最少注射 2 次以上 。其他疫苗,猪瘟、猪伪狂犬病等疫苗也参照执行,这样就能确保所产的仔猪有较高的抗体水平,保障整个猪群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率 。还要定期监测整个猪场各类猪群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调整免疫程序 。如果抗体水平过低,就要及时加强免疫,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

更新淘汰高胎龄母猪:母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仔猪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要及时更新淘汰高胎龄母猪 。8 胎以上的能繁母猪及问题母猪要及时更新淘汰,更新淘汰率达 30% 以上,这样才能保持猪群的活力和健康 。要保持 2 - 8 胎的能繁母猪占比在 90% 以上,这个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好,所产的仔猪质量也相对较高 。后备母猪体重达到 100kg,正常发情 2 次后,达到体成熟才配种,这样能确保母猪健壮,所产的仔猪生长速度快 。如果母猪胎龄过高,繁殖性能下降,所产的仔猪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免疫力低等问题 。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全进全出制度是一种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能有效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每栋猪舍都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很多 “公司 + 农户” 类型的肉猪养殖场,栏舍空栏消毒 1 - 2 个月后才进下一批仔猪饲养 。在空栏期间,要对栏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把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细菌都消灭掉 。严格控制车辆和人员的流动,方便统一消毒和饲养管理 。这样就能避免不同批次的猪群之间交叉感染,一旦有疫病发生,也能及时控制在小范围内,减少损失 。

(三)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环节,就像是给猪场进行一场 “病毒大扫除” 。非洲猪瘟病毒不耐热,对消毒剂耐酸不耐碱,所以我们要针对它的特性使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

栏舍清洗干净后,先用碱性消毒剂消毒,氢氧化钠(苛性钠)、氢氧化钙(石灰),这些碱性消毒剂就像 “病毒克星”,能有效杀灭病毒 。再次冲洗干燥后再用火焰枪进行消毒,火焰的高温能把残留的病毒彻底消灭 。空栏后消毒后最少间隔 14d 以上才进下一批猪饲养,这样能确保栏舍内没有病毒残留 。

上一篇:猪病毒性腹泻全解析

下一篇:猪细小病毒防控全解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