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智能电商 > 文章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线和重点任务

时间:2022-02-02    点击: 次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到 2025 年,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融合,大田规模化种植基地、设施园艺标准园、规模化生猪 / 蛋鸡 / 肉鸡 / 奶牛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更为健全,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完善,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阶段性进展。

表 1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测值

注:除特别标注外,基期值均为 2019 年年底数据。

(三)2035 年发展路线与目标

在高品质、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农业环境信息感知,农产品品质信息感知,高端动植物生命信息感知,农机装备专用传感器等技术方向实施攻关,基本实现农业传感器与高端芯片的自主可控,缓解智慧农业高通量信息获取难题。实施农业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承担高劳动强度、适应性强、性价比高、可智能决策的新一代农业机器人,提升嫁接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授粉机器人、打药机器人、设施温室电动作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示范和推广智慧(无人化或少人化作业)农场集成技术。瞄准应用亟需开展农业动植物知识模型、核心算法与支持决策系统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农业大数据智能水平提升。运用软件即服务理念,发展可适性农业云服务技术,显著降低智慧农业运维成本,为广大用户提供便捷的定制化服务。

到 2035 年,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基本实现,智慧农业取得标志性进展,我国进入世界农业强国前列。智慧农业的“新基建”、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智慧农业学科与创新团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农业主要环节的数字化全面转向农业全产业链、全环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批量建成少人化或无人化的智慧农(牧、渔)场,基本建成“软件定义、数据驱动、装备支撑、产业融合”的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传感器与测控终端、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农业软件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智慧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而言,预计大田、设施、畜禽、水产生产数字化水平分别达到 50%、70%、75%、75%,农业数字经济占第一产业 GDP 的比重超过 70%。

三、我国智慧农业重点发展任务

(一)部署农业领域“新基建”,打牢智慧农业基础

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新基建”工作,建设泛在、先进、开放、共享的农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形成农业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和数据交换机制。开展农业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建立农业大数据智能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全新的农业知识图谱,促进数据信息转化为实际价值,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化、智能化。

(二)推进生产数字化转型,批量建设智慧农场

发展“天、空、地”多尺度农业资源环境信息获取网络、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系统,构建多时相、多维度、高精度的农业资源环境信息获取系统与智能服务平台,支持农业资源环境监测与信息服务能力提升。攻克大田、园艺作物传感器瓶颈技术,加快“数字农情”建设,形成智能温室设施建设运行集成技术体系。针对规模化农田、温室大棚推广种植环境监测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土壤作物智慧管理等技术装备,批量建设“无人化(或少人化)农场”“植物工厂”。

(三)建设透明供应链,构筑质量安全防线

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化生态,研发农产品采后处理加工与冷链智能设备,革新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模式以显著提升效率。发展清洁能源驱动的智能设备关键技术、冷库智慧控制技术,推动农产品冷链行业转型升级。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区块链、大数据、AI 技术,对农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诸多环节信息进行全面监管,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孪生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根溯源水平 。探索利用数据联盟链方式来构建新型供应链协作网络,降低供应链的信任成本,支持农产品供应链朝着绿色、智能、高效、开放方向发展。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在畜产品中的应用

下一篇:社区电商缓解农产品供销分散问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