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饲养管理 > 养猪管理 > 文章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5-11-17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4.3 加强养殖管理

保育猪群的养殖管理关乎养殖场的养殖效益,对此要加强对保育猪的养殖管理,保证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除了控制圈舍温度及优化营养需求外,还需要对保育猪群进行科学的养殖,保证猪群的健康,要加强对保育猪的日常监管工作,做好日常观察工作,保证可以及时问题,进而及时处理,避免对保育猪群的生长带来影响,通过观察保育猪的体重、皮肤颜色变化、行动能力、肢体发育情况等,若出现生长缓慢、运动障碍、皮肤变化等疫病特征,就要及时将其淘汰,避免疫病传播,进一步保障养殖场保育猪的质量,同时要全面落实观察工作,准确把握保育猪情况,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4.4 优化养殖环境

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优化养殖环境、强化生物安全是保证养殖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可以减少疫病发生的风险,对此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对圈舍的清洁卫生及消毒灭源工作;对圈舍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打扫清洁,保证养殖环境的干净舒适。其次要严格按要求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灭源,避免疫病在养殖场内传播。同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对粪便、病死猪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4.5 常见疾病的防治

保育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因其机体发育尚未完善,极易引起保育猪的腹泻,而引起腹泻的原因有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等,对此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科学的防治,进一步保证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对于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表现出的症状是脱水严重、消瘦、粪便呈黄色或褐色、体重减轻、呕吐等,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进行补液,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由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300~500 mL及5~10 mL的维生素C混合药液,同时可在日粮中加入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或者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而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主要症状是腹泻脱水等,对此可以口服补液盐每袋可以兑水10 kg让猪群混饮,进行补液,同时使用氨丙啉100 mg/kg,连续使用7 d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注射伊维菌素注射剂,使用剂量为0.02 mL/kg·bw,可以进一步加速毒素及病菌排出;还有寄生虫性腹泻主要病原是蛔虫、鞭虫等,保育猪感染后导致腹泻,拉水样白色或黄色稀粪便,可以使用恩诺沙星、青霉素进行混合肌注,0.5 mL/kg.bw,或者使用丙硫苯咪唑等药物防治,同时定期给猪群进行驱虫,减少寄生虫性腹泻病的发生。

5 小结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中,要加强对保育猪的管理,从控制圈舍温度、优化营养配比、加强养殖管理、优化养殖环境以及科学疫病防治入手,减少保育猪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规模猪场保育猪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猪育肥舍生产管理5要素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