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环境控制 > 文章

粪污处理关键技术及未来方向大揭秘

时间:2025-09-18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目前,我国猪场的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千差万别,粪污处理模式每个场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都是学习工业污水处理的工艺模式,由于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投入,增加了养猪场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猪场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减少粪污处理设备的运行和使用,从而导致了猪场粪污处理的不彻底。所以,总结和分析猪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当前,国内的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模式主要是废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才可以排放,而固粪部分采用回收利用。实际生产中,废水的达标排放和固粪的全量回收这两种技术并不是完全分开,而是采用两种处理模式相混合使用的技术,但是,对于猪场,各种处理模式和资源化利用的工艺中哪些是必需的技术还未有系统判断。

笔者调研了我国大量的规模化猪场发现,大部分的猪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工艺设计不合理,技术方面的选择存在欠缺和不完善,因此,本文章对我国规模猪场粪污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中的关键部分进行总结和分析,且对规模猪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为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1 粪污源头减量技术

源头减量指猪场养猪生产中减少粪污的排放量,是规模猪场最基本的粪污处理环节。其主要有三部分关键技术。1)雨污分流设计技术。雨水和污水单独设计排出管道,避免雨水混合在污水中,增加粪污的排放量;2)生猪生产中的节约用水技术。减少粪污的产生量;3)粪污处理过程中的固液分离技术。有研究发现,万头猪场的粪污排放量,每天有50~200 m3,粪污中COD的含量在4 000~15 000 mg/L,氨氮含量在200~1 600 mg/L,猪场粪污的处理从源头减少(减少粪污量)的技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猪场粪污的日排放总量,而且可以大量降低排污指标。

1.1 雨污分流技术

雨污分流是指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路径,各自分别排出猪场的处理方式。雨污分流可以防止雨水进入污水的处理系统,从而,在源头解决了猪场粪污水量大的问题,减轻规模猪场粪污的处理和资源化压力,减少猪场粪污处理的成本。当前,雨污分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技术:顶棚延长、地下埋管和地表套管。

猪场的雨污分离技术的施行要在猪场当前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新修建或者改建。对于猪舍地面已经硬化,并且应用水冲粪清粪模式的基础条件比较差的猪场,可以改建雨污排放系统,比如延长猪舍的顶棚并修建雨水排放水沟,可实现雨污分流的方案。具体操作是保留猪舍顶棚内的冲粪沟并进行疏通,用于粪污的收集和排出,但是要在冲粪沟上加盖盖板,防止雨水进入冲粪沟,确保雨水和粪污分别单独排出猪舍。对于应用机械刮板清粪和水泡粪的猪舍,基础条件适中,可以在刮粪板的下边,或者粪沟上边建设新的集污井,与地下的排污系统有一定的高低差,并延伸到集污池,排污管道在暗处,原有的排污系统改造为雨水收集管道。新修建的猪场和粪污收集系统高于地面的猪场,只需在地面上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时,使用套管,粪污系统用管道,雨水系统使用沟,地面分开的雨污分离系统,易于检修,利于问题发现。

有些没有建设雨污分流系统的猪场,遇到暴雨等反常的天气,容易出现粪污量增加、粪污处理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所以,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建设雨污分流系统,使用雨污分流技术是猪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必不可少的手段。

1.2 节水技术

养猪场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除了猪只饮水外,还要冲洗圈舍,夏季还有湿帘降温等,因此对于猪场的节水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尤其是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和猪场。在生猪养殖环节,节水技术主要应用在两方面。一方面采用干清粪的模式替代水冲粪的模式,减少粪污冲洗水的用量,减少粪污的排放量,实际养猪生产中,使用刮板干清粪的技术可以使万头猪场每日的粪污排放量减少40 m3。比采用水冲粪的清粪工艺减少2/3的用水。除此之外,干清粪的后续处理要比水泡粪的后续处理简单很多,成本也降低很多;另一方面,给猪只使用先进的饮水设备和粪污导流设备,防止猪只饮水过程中,由于滴漏等水分的浪费,同时,防止猪舍内浪费的水分流入粪污处理系统,减少粪污的排放量。

上一篇:沈阳市畜禽粪污从“污源”到资源的转型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