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于险峰 - 小 + 大
辽中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则走出了“能源﹢肥料”的多元利用之路。这个采用“干式厌氧发酵﹢高效好氧堆肥”工艺的项目,每年处理35万吨粪污和3.7万吨秸秆,产出7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11.78万吨有机肥,碳减排4.6万吨/年。天然气不仅供应华晨宝马、米其林等企业,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清洁能源。 康平县则通过邀请省畜牧专家培训、召开田间现场会,鼓励引导农户科学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消纳不了的转运至华坤公司生产有机肥料,既解决畜禽粪污“出路”问题,又满足种植基地用肥需求。同时,加强有机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及黑土地保护利用等项目有效衔接,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企业效益多赢局面。 为拓宽粪肥利用渠道,沈阳统筹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利用等项目,每年就近就地消纳粪污超100万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定期组织供需对接会、技术交流会,让养殖户、种植户与粪肥第三方服务组织面对面沟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引导畜禽粪污就近就地堆沤还田。这种“点对点”对接,让粪污从“负担”变成了“收益”。 3、长效保障:筑牢防线,守护生态底色 “粪污治理不是一阵风,必须靠制度管长远、靠机制求实效。”王政宇表示。为巩固治理成效,沈阳市从政策扶持、部门联动、主体责任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起长效保障机制。 新民市是生猪调出大县,实施数字化监管。当地开发的畜禽粪污微信小程序,实时记录150余家生猪养殖场的存出栏量、粪污处理方式等数据,包保人员每周上传检查记录。2024年,通过无人机航拍暗访发现的98项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辽中区则以项目建设强化硬件支撑,沈阳新基发展有限公司、辽宁恒润农业有限公司、沈阳安辽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建粪污处理项目投产后,全区年处理能力将突破250万吨,有效消除粪污外溢风险。 沈北新区的“四级包保”体系同样值得借鉴。区、街、村、户建立包保责任体系并制作装户图,将10家规模场和193户专业户全部纳入网格管理,精准管控,实现粪污收集无死角。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2025年,沈阳计划争取各级资金5000万元以上,重点支持畜牧业发展、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有机肥生产及施用。通过统筹各类项目资源,坚持“择优就近就地”原则,优先消纳本地粪污,让粪肥还田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养殖粪污变肥料,肥沃良田产好粮。如今,畜禽粪污从“污染源”变为“资源库”,沈阳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来,沈阳市将持续深化粪污资源化利用,让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