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0 点击: 次 来源:濮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降低饲养密度。要适时出栏或调整转圈,根据畜禽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适当减少圈内的饲养密度,减少动物自身产热,从而降低舍温,减少热应激。 减少应激因素,提高畜禽自身的抗应激能力。高温天气,尽量避免转群、运输、接种疫苗等人为应激因素,必须进行的,应尽量选择在早晚或天气凉爽的时间进行。 强化雨污处理,防止病原传入。一是检查和疏通场内排水系统,加固加高防洪堤或墙体,填平场内坑洼。二是净道、污道分开,雨污分流,提升粪污处理能力,增加粪污处理频率,避免暴雨造成粪污倒灌,污染场内环境。三是养殖场入口消毒池应设立遮雨棚,及时更换消毒液,保证消毒液有效。 五、加强疫病监测报告 增加栏舍巡查频率。重点关注畜禽行为表现、休息状态、反应、采食饮水情况、被毛外观和粪便状态等。 加强对进出场人员、物资处理配送、畜禽舍围栏、料槽和水槽、运输车辆等重点环节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畜禽,应及时采样检测,做到早隔离、早诊断和早治疗。 六、强化应急措施 储备应急物资。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储备应急物资。若持续高温,应适当储备畜禽防暑解暑药物。 做好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设施,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尽早排除隐患。 加强应急值守。养殖场户要做到24小时轮流饲养监控和技术负责人持续在班制度,确保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畅通。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降雨量增多时,增加应急值班值守人员。 |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