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点击: 次 来源:养猪知识大课堂 作者:佚名 - 小 + 大
(4)在禽类饲料中用次粉替代玉米,建议用量不要超过30%,用量太多会影响蛋壳和蛋黄颜色。但若配合蛋白油脂使用,次粉用量可增加到 50%。 (5)小麦次粉作为能量饲料,其营养价值总体来说不如玉米。这主要是因为次粉中含有抗营养因子,主要是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如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半乳糖等。可溶性淀粉多糖能吸收大量水分,导致消化道内食糜粘度增加,高水分的食糜排空速度减慢,后肠道微生物发酵,养分的吸收率降低,从而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9]。这时可以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如: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等)来提高畜禽对次粉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次粉的营养价值。 (6)小麦次粉作为粉状饲料的主要缺点是颗粒较细。从动物消化生理看,饲料粉碎后表面积增大,与消化液接触面积增大,可以促进消化吸收。但从饲料效果看,并非粉碎愈细愈好。如果过细,在运输、饲喂等过程中因各种粉碎颗粒的物理性状不同自动分级,破坏其匀质性与散落性,造成畜禽挑食,发挥不了配合饲料的优越性。故小麦次粉较适用于制成颗粒状饲料,可增加其坚实度,或饲喂时与松积性原料并用来缓解其颗粒较细的缺点。 (7)小麦次粉热能高、比重大,颗粒细小会导致粘嘴现象而降低适口性,或者产生便秘等症状。在饲料生产中特别在原料仓库中次粉易结块,在喂家畜干粉料时,还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咳嗽,抛撒浪费。因此应适当控制添加比例,保证质量。用量应视次粉质量、畜种、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目的、不同日粮结构等灵活应用。根据实际饲喂效果,在一般配(混)合饲料中次粉的添加量参照如下:雏鸡为3%~5%、生长鸡为8%~12%,产蛋鸡为5%~10%,仔猪为5%~10%,生长肥育猪为10%~15%,哺乳母猪为20%~25%,役牛为20%~25%,奶牛为25%~30%。 5 次粉应用前景 我们初步认为用小麦次粉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是可行的。在能量饲料短缺的情况下,在配合饲料中按比例加人小麦次粉,既可解决能量饲料短缺的困难,又解决了小麦次粉的出路。但我们也应该看出,目前在畜禽饲养中大规模使用小麦次粉,仍有许多实际问题急需解决。例如,小麦次粉中其他营养物质(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消化、代谢和饲养等一系列试验的开展,以及日粮中次粉的最适添加比例的确定。因为次粉中含非淀粉多糖(NSP),可以在其中添加相关酶制剂来分解这些抗营养成分,探索适宜酶制剂添加量及添加种类来提高动物对次粉养分的利用率[10]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开发次粉资源,不仅可解决我国畜禽养殖主产区能量饲料短缺的问题,而且也能大大地降低饲料成本。更重要的是,开发这一资源,可以扩大次粉的应用领域,发展饲料工业,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略 |
上一篇:胆碱在鸡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