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9 点击: 次 来源:今日畜牧技术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误区三:猪舍模式单一 旧猪场主要存在的问题:饲养阶段交叉,不能做到全进全出;一点式饲养,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和育肥都在同一个地方。 有的猪场为了方便省钱,公猪舍、母猪舍、育肥猪舍等建成同一个模式。这样建猪舍既不利于生产管理,也影响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及配种繁殖。如母猪压死或咬死仔猪,种猪交配或站立时由于地面太滑或设施欠佳而发生跌伤、碰伤、扭伤现象。 其实,母猪舍、公猪舍、保育舍、育肥猪舍建设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如猪场最重要的母猪舍:由于分娩母猪、哺乳母猪及哺乳仔猪对环境温度和护理等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建造专门的产房,相比之下,空怀和妊娠母猪舍的建筑及生产设备较为简单一些。因此,产房的设计要做到母子兼顾。产房母猪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舍温不能有大的变化。 误区四::空间设计不合理 一些猪场为扩大饲养量,见缝插针式的新建猪场,这是猪场设计大忌。养殖户在建设猪场时最容易陷入"随意而安"的误区,对猪舍之间空间把握不准,猪舍朝向错误导致场内隔热、保温、通风等效果差,饲养环境恶化,猪病多了,经济效益下降。 比如有的猪场舍与猪舍之间的距离过小,只有墙高的1倍,致使舍内光线阴暗,蚊蝇乱飞,气味腥臭;有的猪舍没有设计窗户,或窗户过小,造成空气流通不畅,氨味过大,容易形成涡风区或死角;有的猪舍过于低矮,面积小,养猪多,头均占有面积不足0.6个平方米,饲养密度大,影响人工管理。 建盖封闭式猪舍时,墙体高宜在2米以上,舍间距离应是墙高的3倍以上,中间留有绿化带,种植常绿树种,改善猪场内的小气候。猪舍应建得足够大,每头猪占地面积不能低于1平方米,窗户应小而多,10平方米的猪舍至少要留4个60平方厘米的窗户。 因国内多数地区以东南风为主,避免受寒冷的北方侵扰,猪舍的摆放应该遵循"坐北朝南,偏东10-15度"为宜,管理区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处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位置。管理区与生产区建筑物间距低于20m;生产区与引种隔离区建筑物间距不低于50m,舍间距离不低于10m,距离围墙不低于5m。 各类猪舍排列有序,应根据风向自上而下,按公猪舍、母猪舍、生长(保育)猪舍、肥猪舍的顺序排列。肥猪舍最好靠近场区大门,以便肥猪出栏。 此外,猪舍的空间设计应该与设备配套。一些养殖户由于对设备不了解,随意设计猪舍,从而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猪舍建筑设计中首先要根据饲养工艺,设备规格及数量,做出猪舍的平面设计,然后在充分了解每栋猪舍各种设备,如围栏、供水、电、通风、保温、清洁消毒和饲料输送等设备的安装要求后,再认真做好设备安装的预埋件、预留孔和支承平台等设计。 |
上一篇:猪场灭鼠的六大误区
下一篇:春季羊饮水九大误区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