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产品加工 > 文章

冷静客观看待预制菜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时间:2022-09-0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预制菜,最近成了互联网的热词,不仅在业内,在社会层面和金融界都也都备受关注甚至是扰动。

其实这盘预制的菜受到如此关注也是消费水平多元化需求市场的正常响应,是农产品和食品行业深加工走向工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经历的过程,是整个细分产业链的一个支链而已。只是种类比过去更加丰富,迎合了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变化的趋势。因为预制菜比普通食品加工要求更高,从行业和营养健康角度考虑,既要有食品安全的保证,还要有食品原有营养价值的保持度保鲜度,这是合格的预制菜企业必须做到的。

只有具备种植养殖端、生产加工端、冷链物流商贸端、消费销售端等要素资源的地区里的好企业才能让预制菜健康成长。

1、预制菜产业现状

预制菜60年代起源于美国,80年代成熟于日本,每年达20%以上的增速。90年代国内出现了净菜加工业态。2000年前后出现了半成品预制菜的生产企业,2014 年之后外卖爆发式增长,行业进入发展期。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更是催化了这个行业爆发式增长并初具规模,导致预制菜需求激增,主要电商平台分别达到85%—300%的销量增速。

从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内预制菜行业整体上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区域性特征明显,行业中各企业市场份额有限,大规模全国化经营企业数量较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餐饮消费习惯不一,物流半径限制了预制菜企业向外扩张,而预制菜是一个从原料、物流、加工、销售对企业都提出相当高要求的行业,需要通过上游食材的集约化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对于物流仓储环节的精准调控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行和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而这些对于规模较大的上游企业有利。

预制菜主要由专业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上游农牧畜禽水产蔬菜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传统的线下餐饮品牌企业、有代表性的线上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供应等链条组成,随着居民对饮食需求的提升,预制菜产品销售量还会逐步提升。客观说,预制菜的兴起进一步加快了农产品食品包括餐饮在内的工业化进程,在行业人工成本刚性增加的背景下,降本增效等方面处于整体上升区间,成长性趋势明显。参考日本经验,未来我国有望产生超300亿收入规模的龙头企业,其单项预制菜收入有望超 100亿元。

预制菜目前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初创期,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5%,二线城市占比20%,三线城市占比16%,从区城分布来看,2021 年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大为 32%。其次是华南、华北、西南、华中地区,占比均达 10%以上。正因供需两旺带来了预制菜产业热,要实现产业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多方力量协同作用,包括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配套政策出台、标准制定、技术创新等。目前从山东到广东,从河南到福建多省份已经加入其中,出台政策,成立专班、组建联盟共同分食万亿预制菜市场。湛江市还走出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2021 年酸菜鱼预制菜国内市场已达到 5.9 亿,预计2025 年将上升到16.9亿。同样火爆的大单品还有小龙虾。

2、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推动预制菜的良性循环

预制菜已经不仅仅是一盘菜,更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对农业、农村、农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未来预制菜与农业农村融合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合作是发展趋势。让农民参与到预制菜粗加工中,以此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升级。预制菜是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从种植到加工再到运输和销售,有效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企业和农户可以共同分享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附加值。

预制菜企业中的代表性某公司2020年收入3.08亿元,占比达到50.15%。类似农牧水产企业拥有上游原材料优势以及成本优势,且深加工产品通常盈利水平高于原粗加工产品,这类企业的优势是对于原材料的特性更了解,自动化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研发能力较强,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深入了解,对三农贡献更明显。

上一篇:生鲜肉类商品加工技术要点

下一篇:2022年我国肉牛业及牛肉深加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