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达人 > 畜牧达人 > 文章

马雪英:三十二载育新种 奋斗一线绽芳华

时间:2022-03-14    点击: 次    来源:西藏新闻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在藏鸡养殖户加措家里,马雪英对饲养员反复叮嘱着藏鸡林下饲养的注意事项:“饲料可以用小麦、玉米、青稞等本地原料配比饲喂,饲养密度在每亩20只到50只左右,便于每个藏鸡采食到丰富且充足的食物,也有利于植被的恢复生长……”

马雪英是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这些年,作为自治区畜牧业(家禽)首席专家、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站长,她常年走村入户为农牧民养殖户讲解实用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她的研究结合西藏家禽养殖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瓶颈因素,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我区蛋鸡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事业上,并成为这一领域的技术担当和骨干力量。

马雪英自小就受到在西藏农牧行业工作的父母影响,对农牧业有一种本能的亲切感。高考后,她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系,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畜牧室,从事家禽研究工作至今。

除了对纯种藏鸡饲养进行科学的养殖技术引导外,马雪英从业至今,近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在杂交新品种“拉萨白鸡”科研工作中。

“说起来,西藏从1958年开始引进第一个蛋鸡品种来航鸡,与藏鸡杂交进行适宜性研究,一直到研究形成新品种,整个培育历程跨度达62年,而我本人参与这项研究的时限长达32年。”马雪英如是说。

最初,她跟着老一辈专家和老师们学习,几年后,单位领导安排马雪英接过研究“拉萨白鸡”的接力棒,继续攻克相关科研难题。

当研究工作正从起步阶段向发展时期转变时,2005年,一场“禽流感”使得自治区畜科所不得以将原本养在院中作为研究的鸡全部捕杀。

尽管新品种培育工作受到重创,但在不久后,马雪英带领着她的团队重整旗鼓,克服缺乏资金、基地、人员等诸多困难,一心一意扑在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中。

“为了继续课题研究,我们从当年推广相关成果的山南市乃东区老百姓手中又回购了近200只种鸡,重新在林芝市巴宜区建起了一个养殖基地。从拉萨到山南,再折回拉萨,又往林芝跑,路况不好不说,还会遇到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好在我们坚持下来了,慢慢地种群和规模又扩大起来,有了下一步的课题申报基础。”说起这段往事,马雪英依然会有些激动。

2013年,由马雪英主持的“特色鸡新品种选育与高效开发研究——拉萨白鸡品种繁育”项目列入了自治区科技厅畜禽育种计划。

为实现“拉萨白鸡”成为西藏第三个畜禽新品种目标,马雪英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林芝、拉萨、山南等研究基地蹲点开展“拉萨白鸡”生产性能的测定、扩繁和推广等工作。

到2020年9月,在历经62年几代高原科技人员艰辛培育后,“拉萨白鸡”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并正式命名为“雪域白鸡”,被列入2021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西藏自主培育的第一个蛋鸡新品种。

马雪英说,“拉萨白鸡”即“雪域白鸡”源于藏鸡和来航鸡杂交成果,具有这两个品种优越的性能,兼具藏鸡的独特风味和营养,又有来航鸡高产的生产性能。

为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牧民收入,马雪英长期坚持成果示范推广,依托科研项目先后建立蛋鸡养殖合作协会15个,推广养殖示范户1880户,集成推广了蛋鸡人工孵化、育雏、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免疫程序等8项关键技术。培育科技成果示范县1个,项目总经济效益达到795.23万元,户均增收5845元。

为增强农牧民科学养殖技术和水平,这些年,马雪英利用每年冬季农闲季节,积极参与全区各级农牧民技术培训和科普活动。培训基层技术骨干227人,示范户1500户,农牧民群众3450余人次。

2021年,马雪英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她说:“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我需要常年下乡,对家庭常有一丝亏欠感,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对自己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一些小成绩,感到欣慰。我自己并没有枉费人生,也没有浪费时间。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等退休了,回家好好陪伴父母和家人。”

上一篇:身价20亿的“养鸡大王”——孙希民

下一篇:李祥龙:勇立潮头博风雨 坝上长尾鸡的守护者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