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防兽医 > 文章

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方向及进展

时间:2022-03-1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张振兴,曾毅,宋建领 - 小 + 大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给全球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具有比寻常病毒更加巨大的基因组、迅速的变异能力和更加复杂多变的免疫逃逸机制,目前市场上仍无有效预防疫苗。科研人员几十年来,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 疫苗及病毒载体疫苗等不同方向致力于 ASF 疫苗研发。ASFV 灭活疫苗相对安全,但是提供的保护力偏低 ;DNA 疫苗还无法解决虽能诱导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但是对生猪不能起到免疫保护的难点 ;病毒载体疫苗需要精准定位 ASFV 的免疫原基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 ;减毒活疫苗可以提供同源保护,是目前比较理想的 ASFV 疫苗研制途径,但是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隐患。本文对不同研制方向的 ASF 疫苗研究进展情况及难点进行综述,以期为 ASFV 疫苗研发提供新的认识和方向。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生猪接触性传染病,急性死亡率能达到100%。ASFV 隶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而且是该科属的唯一成员,作为一种大型囊膜 DNA 病毒,拥有异常庞大的双链 DNA 基因组,总长度 170~190 kb。此外,ASFV 具有上百个能编码完成多肽链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不仅能编码 150 多种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甚至还能编码免疫调节蛋白,调节先天免疫及细胞凋零等信号通路。截至目前,ASFV仍有几十种蛋白质未被鉴定分析出来。

1921 年 ASF 首次暴发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此后的 30 多年间 ASFV 一直在非洲范围内传播和蔓延,1957 年后相继传播到欧洲、美洲。直到 20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除意大利撒丁岛地区以外,欧洲其他地区以及美洲地区才消除了 ASFV 的感染和侵袭。2007 年,ASFV 蔓延到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尼亚等国家,此后迅速传播到俄罗斯及东欧一些国家。2018 年 8 月,ASFV 首次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被发现,到 2019 年底全国共报告发生 ASF疫情 162 起,扑杀生猪 120 万余头。至今,ASF疫情在我国仍呈散发态势,并且我国周边国家包括老挝、蒙古国、越南、朝鲜、柬埔寨等也报道发生ASF疫情。ASFV已经呈现出全球蔓延的趋势,给各国生猪养殖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国内外科研人员从多个方向致力于研发可以有效利用的ASFV 疫苗来应对 ASF 疫情。本文对不同研制方向的研究进展情况及难点进行综述,以期对 ASF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1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作为 ASFV 疫苗研制的首选策略,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或者加入相应的化学试剂等物理 /化学方法,将人工培养的 ASFV 杀死,使 ASFV丧失原本应有的感染能力和毒性,而只保留免疫原性,灭活后再结合相应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佐剂)制成疫苗。ASFV 灭活疫苗虽然有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相比其他方式更加简单便捷的优势,但是因为其在化学灭活或者物理灭活的过程中会丧失ASFV 本身应有的感染力,只能引起生猪免疫应答中的体液免疫,而无法引起细胞免疫,导致在生猪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非常弱或者无法持久,更不能有效地对中和抗体产生诱导作用,从而导致灭活疫苗无法对生猪产生根本性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将 ASFV 感染后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戊二醛浸泡处理和洗涤剂浸泡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细胞再次注射入感染 ASFV 的患病猪体内进行观察,但是免疫保护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新技术的研发,也有通过其他方法,如通过进一步纯化灭活病毒粒子,对 ASFV 进行灭活加工处理,但是效果均不理想;只有 2014 年,Sandra 等发表的论文指出,在灭活 ASFV 得到的试剂中加入PolygenTM 等佐剂,注入猪体内后可应答产生参与ASFV 内化的 p30 等特异性抗体,但遗憾的是加入佐剂的方法仍未诱导生猪产生根本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截至目前仍未发现 ASFV 灭活疫苗研发获得实质性进展的报道,这可能与 ASFV 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和成熟方式有关。

2 减毒活疫苗

ASFV 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分为两种:一是ASFV 自然致弱活疫苗的研制,二是 ASFV 重组致弱活疫苗(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其原理是经过各种处理,让 ASFV 发生变异,使其既降低自身原有的毒性,又保留其免疫原性。二者的区别在于,ASFV 自然致弱活疫苗的研制是通过常规途径,如细胞传代培养、非宿主动物连续传代等方式获得致弱的毒株;ASFV 重组致弱活疫苗(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是通过寻找和定位 ASFV中与病毒毒力相关以及引起宿主应答的基因,如ASFV 中的 NL、TK、9GL、MCF 360/55 等基因,把其敲除后再经过一系列操作获得的基因缺失弱毒株。

上一篇:猪病预防兽医学分类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