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09 点击: 次 来源:饲料工业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2 益生菌的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理论被发现后,表明衰老、癌症等疾病与体内氧化作用产生的自由基有关。益生菌已被表明能够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肠氧化损伤、总抗氧化浓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对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存在争议。酵母菌自身含有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酶,能够提高动物的抗氧化性能。双歧杆菌和乳杆菌通过其完整细胞和细胞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够对机体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机体防止和修复氧化作用产生的损伤,包括还原型辅酶Ⅰ、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多糖、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物质。Rajput I R等从饲喂绍兴鸭益生菌的试验中得到,益生菌能够提高血清抗氧化性。丁酸梭菌除了能够提高肉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还能增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以及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可能因为丁酸梭菌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以及产生消化酶、丁酸和氢气。用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及其二者复合制剂分别饲喂虹鳟后表明,均提高了虹鳟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其中复合制剂效果最好,单一的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效果存在差异,不同菌种效果可能不同。饲喂黄羽肉鸡复合益生菌的试验表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与益生菌的添加量存在正相关性。 1.3 益生菌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Fiems LO等研究表明,用添加酿酒酵母菌的饲料饲喂山羊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山羊瘤胃pH值。饲喂反刍动物高精日粮,瘤胃内细菌通过发酵利用淀粉类物质产生有机酸,使pH值降低,导致瘤胃纤维分解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添加酵母菌及其培养物后,刺激了瘤胃乳酸菌的生长,使乳酸的浓度降低,提高pH值,可防止高酸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维持正常的瘤胃发酵功能。李常瑞等研究表明,饲喂蒙古绵羊精粗比为3:7的日粮,复合益生菌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瘤胃pH值;当饲喂精粗比为7:3的日粮,复合益生菌的增加使瘤胃pH值有下降趋势。说明益生菌添加剂对瘤胃pH值具有调节作用。 张爱忠等报道,饲喂内蒙古绒山羊酵母培养物,瘤胃内氨态氮的含量显著降低。因为酵母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的数量,促进氨态氮的利用。氨态氮利用率的提高以及酵母使瘤胃原虫数量的增加,还能增加瘤胃中蛋白的含量。刘彩娟等和张志军等研究表明,用复合益生菌饲喂奶牛和绵羊,均显著提高了瘤胃菌体蛋白和微生物蛋白含量。肖怡用地衣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植物乳酸杆菌饲喂肉羊,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的影响并不一致。 饲喂荷斯坦奶牛和哈萨克羊复合益生菌后,均提高了奶牛和绵羊瘤胃乙酸浓度。饲喂肉羊地衣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植物乳酸杆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对瘤胃挥发酸浓度及其比例没有显著影响;热带假丝酵母对瘤胃内总挥发酸浓度有增加的作用,提高了丙酸比例和降低了乙酸比例,乙酸与丙酸比值降低;植物乳酸杆菌对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浓度的影响与其添加剂量有关,对乙酸、丙酸及其二者比值的影响与热带假丝酵母相同。用YC-1、YC-2 和 YC-3三种酵母培养物饲喂肉牛后,YC-2组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升高,YC-1和YC-2组瘤胃内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降低。不同菌种益生菌添加剂对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不一致。 1.4 益生菌对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动物在正常生理功能条件下,肠道中优势菌群为厌氧菌,占菌群总量99%,剩下1%为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动物胃肠道菌群失衡时,将影响其消化道正常功能,随之病原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引起疾病和降低生产性能。饲喂动物益生菌添加剂可有效防止胃肠道菌群失衡,益生菌通过增加有益菌数量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和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菌制剂维持胃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途径为:①代谢产生抗菌物质。胃肠道内的有益菌群能够产生乳酸、细菌素和过氧化氢等消灭病原菌的物质。例如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含有脂类抗菌肽的枯草菌素以及低分子量抗菌素,能够作用于嗜水气单孢菌的细胞膜,杀死细胞,起到抑制和消灭病原菌的作用。②与病原菌产生竞争机制。无论益生菌还是病原菌在胃肠道的定植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二者在胃肠道黏膜上产生竞争性黏附,起到抑制病原菌在胃肠道黏膜黏附的作用;动物胃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优势菌群均为厌氧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制剂能够减少胃肠道内的氧气以及减弱氧化还原电势,产生有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生长环境,抑制有害需氧菌的生长,从而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平衡。 |
下一篇:饲用乳化剂的质量鉴别与应用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