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羊泰勒焦虫病的防治

时间:2020-01-1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病原:羊泰勒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青海血蟀(Haemaphysalis ginghaiesis)。在羊只的颜面部、两耳根部、颈部及前后躯均寄生有大量的蜱,幼蜱主要寄生于颜面部及耳内外侧,成蜱则多寄生于颈部、前躯及四肢少毛处。

2. 流行特点:羊群多以放牧为主,兼有舍饲。羊泰勒虫病在我县有一定的发病季节性,一般在2月下旬青草返绿时陆续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形成高峰,这期间羊只发病率高,病情也较重,死亡也较多。6月中、下旬就逐渐停止。到9-10月份本病又有所出现,但仅为零星散发,病情也较轻,死亡很少见。羊泰勒虫病主要危害当年羔羊,以2-6月龄的羔羊为最多,成年羊发病极少见,在发病的羊种上,绵羊、山羊均能患病。该病的发生后,引起羊只大批死亡,特别是周岁以内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岁以上的成年羊几乎不发病。

3. 临床症状:

羊只患本病以后,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行动,呆立或卧底,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以肩前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一般如核桃大,有的大如鸡蛋,故当地群众称之为“疙瘩病”,病羊行走时四肢僵拘,步态摇摆,体温升高到38.3-42.1℃之间,稽留热数天不降,呼吸浅快,90-160次/min,心跳急数,96一200次/min,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呈极度贫血状,不食或少食,反当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多有拉稀,到后期羊只极度消瘦,多呈急性经过,病程一般在5-10 天,最长时有20多天。

4. 病理变化:剖检50只病死羊,尸僵明显,消瘦,戮膜苍白,均有黄染,肩前淋巴结和其他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约为正常的2-3倍,外观呈紫红色,被膜上有散布的出血点。胸腹两侧皮下有很多出血斑和黄色胶样浸润。剖开腹腔时,血液稀薄,凝固不良,有多量黄色的腹水。大网膜呈黄染,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剖面有灰红色汁液。肝脏肿大,呈黄土色,有淤血和出血斑点、质脆,肝门淋巴结肿大,有出血斑,剖面有液汁,有的肝有灰白色坏死性病灶,胆囊肿大,充满多量浓稠的胆汁。脾脏肿大,被膜有少量出血点,健质软化,呈紫红色。肾脏外膜易分离,有针尖到粟粒大小的出血点,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水肿,有胶样浸润,肾上腺肿大出血,剖面有黄红色汁液,肾门淋巴结肿大。瓣胃、真胃及十二指肠、大肠毅膜易脱落,有的有溃疡,有的有淤血、出血点,真胃有麦粒至蚕豆大的溃疡斑,其边缘隆起,呈红色,中间凹陷,呈灰色。剖开胸腔时,有多量的淡黄红色液体渗出,纵肠淋巴结肿大,胸壁有出血小点。心包内有积液,心内外膜也可见到出血斑点,冠状动脉周围及其脂肪组织有明显的胶样浸润和出血斑点。肺脏呈灰黄色,部分区域有水肿和气肿,肺门淋巴结肿大。

5. 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的传播媒介是血蜱,药物灭蜱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羊焦虫病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

(1)每年9-10月份,消灭圈舍内的幼蜱,当羊体上雌蜱全部落地、爬进墙缝准备产卵时,用0.1%敌杀死溶液喷洒圈舍,并用混有0.1%敌杀死的泥土将圈舍内所有洞穴堵死,这样就可以把幼虫闭死在洞穴中。

(2)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间,消灭圈舍内的弱蜱和成蜱,大批弱蜱落地,准备蜕化为成蜱时,再次用0.1%敌杀死溶液喷洒圈舍,并用混有0.1%敌杀死的泥土将圈舍内所有洞穴堵死,将饥饿的成蜱闭死在洞穴中,使其不能传播病原体。

(3) 每年的3-5月间和9-10月间,杀灭羊体表上的蜱,用0.1%敌杀死溶液对羊群进行药浴或喷洒,每隔7d药浴或喷洒1次,上半年3次,下半年3次。平时发现羊体表上的蜱时,人工用镊子检下,并收集起来用火烧掉。

(4)加强对从外地调入的羊群(只)检疫,要检查有没有蜱,有时要做灭蜱处理。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蜱对羊只的侵袭机会和防止传播本病。

上一篇:奶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二)

下一篇:奶牛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