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防兽医 > 文章

常态化的非瘟防控及疫苗研发前景如何?

时间:2018-12-20    点击: 次    来源:北京农学院    作者:任晓明 - 小 + 大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家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广泛出血性病毒病,致死率高达 100%,目前无商品疫苗可用。

自从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确认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止12月19日,全国爆发23省94起疫情,累积扑杀超过100万头猪,造成数十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早前,农业农村部还表示短期内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需要做好持久战准备。如此看来,非瘟在中国常态化存在是板上钉钉了。

那么,非瘟肆虐,养猪人和猪业企业该如何进行防控呢?

北京农学院任晓明教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系统防控。他表示,养猪防病是一项系统工程,防控非洲猪瘟不可怕,怕就怕生物防控无系统。防控非洲猪瘟必须用系统科学思维、系统工程方法,既要研究非洲猪瘟生态学—非瘟危害的短期经过,更要考虑非瘟的发展演变的长期过程。

充分考虑在非瘟过程中两个三因素:人—动物—疾病和宿主—病原—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深刻理解和掌握疾病的系统发展、演化规律。为此他指出非瘟的六大系统特性:

一、非洲猪瘟的六大系统特征

1.百年老病不断发:非洲猪瘟是个疾病系统,病毒、载体、途径缺一不可。

2. 跨越传播风险大:非瘟系统中任一要素与其他要素即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

3. 病毒载体很难查:猪肉食品、餐厨垃圾、蜱虫野猪、血粉豆粕、河水矿物等等。

4. 散养小户最易发:养猪大环境不好,猪场很难独善其身。

5. 复合系统作用大:实体系统+概念系统=复合系统,硬件实体系统好坏对于防控非瘟固然重要,但软件系统起到决定作用,此次非瘟疫情不是天灾,是人祸!

6. 应对三难常态化:早期发现难,预防控制难,消灭根除难!

在防控非瘟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把握两个关联要素:净化非瘟和长期应对。他特别解释净化非瘟不是“无病”或者“无菌”,而是将严重影响养猪效益的疫病控制在最小限度,目的是维持猪群的健康状态,追求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及生产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

关于如何运用系统生物方法应对非洲猪瘟,首先必须明确非瘟防控的关联要素,明确要素的取舍,找出哪些要素是对防控非瘟有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养猪方案,切实落实是重中之重。

二、防控非瘟的十点建议

最后,任晓明教授给出了防控非瘟的十点建议:

1. 通知落实到位,避免瞒报漏报;

2. 既要严阵以待又不能盲目恐慌;

3. 坚决禁止小散户泔水养猪;

4. 严控猪肉及其制品进口及走私;

5. 养猪场禁止食用外部猪肉;

6. 重视消灭病媒生物;

7. 注意死猪处理公司到处收运死猪;

8. 大小猪场全覆盖血检,争取早发现;

9. 对于疑似病例务必进行权威确诊;

10. 严厉打击违规跨区运猪及猪肉!

那么,针对非瘟防控,除了运用系统生物的方法外,有没有针对病毒本身的预防措施呢?哈兽研的仇华吉研究员说:难,很难。

非瘟病毒是唯一虫媒DNA病毒,结构复杂、基因组庞大,具有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野猪-软蜱-家猪),同时还有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目前全球至少8个国家15个研究机构正致力于非瘟疫苗研发。已知的可用的疫苗策略有:灭活疫苗,天然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

上一篇:非洲猪瘟疫苗短期成功可能不现实

下一篇:伪狂犬转阴,是怎么被用于商业忽悠的?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