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饲养管理 > 养猪管理 > 文章

击穿禁锢你多年养猪蓝耳病的防控观念

时间:2016-04-2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牧通人才 - 小 + 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第一大病毒性疫病,也是全球性的疫病。它分为母猪繁殖障碍(这是该病的突出表现)、呼吸道疾病(任何阶段的猪都可感染,日龄越小的猪,呼吸道病越严重)以及继发感染(由于该病会引起猪免疫抑制,造成猪免疫力低下,所以,感染该病的猪群一定存在继发感染)三大病型。
        生物安全是种猪场疫病净化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保证到猪、人、运输工具、猪场环境的净化过程。种猪场疫病净化的目标有三个:
        1、建立阴性种猪群;2、将阳性种猪场变为阴性种猪场;3、种猪场免疫无疫(无病原)。
        综合防控蓝耳病就是要树立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的理念,避免过分依赖或错误使用疫苗。积极推崇闭群饲养、毒株驯化、多点饲养等方式,结合当今的猪病疫情,建立适合自身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杨汉春表示,疫苗的选择与使用要科学,因为现在许多蓝耳病的发生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减毒活疫苗”所致,而非大家认为的野毒感染。
  猪蓝耳病减毒活疫苗使用的误区:盲目、过度、长时间使用减毒活疫苗;活疫苗的强制、普遍、高频度免疫;同一个猪场使用两种(不同毒株)以上的活疫苗;随意更换不同毒株的疫苗。
        实践经验表明,切断PRRSV 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仍是预防猪群感染PRRSV 的最有效措施。由于养殖户对PRRSV 传播、致病、变异等特性以及疫苗的实际免疫效力没有特别深入认识了解,依靠疫苗来控制PRRS的同时,也为该病毒的重组和新毒株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猪蓝耳病防控中的误区:不重视生物安全,过分依赖疫苗;猪场缺乏对猪群PRRSV感染的监测与评估,盲目使用活疫苗。
        据杨教授介绍,“有个养殖户在一次培训会上甚至说,他的猪场蓝耳苗一年免疫5次。”对于蓝耳病的防控,杨汉春表示,蓝耳病活苗的免疫机理至今仍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更是因为如此,养殖户在使用疫苗时,应针对猪场的具体情况树立策略性防控蓝耳病的理念。据2015年6月份的调研显示,蓝耳苗的全国的免疫率为69%,也反映了部分养殖户对于蓝耳病疫苗免疫的不规范性和免疫效果的不确定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蓝耳病不像猪瘟,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猪瘟是完全可以控制甚至消灭的;但根据现在的临床分析,蓝耳病病毒在猪场目前是清除不掉的,一些猪场在使用减毒活疫苗后有“转阳”的现象,猪蓝耳病已成为许多猪场的“常在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还将伴随着养猪业30-50年,养殖户没必要在生产上刻意使用疫苗控制蓝耳病。
        那要控制到什么程度呢?杨汉春表示,蓝耳病在2006年前仍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之后多毒株的共存已加大了蓝耳病的控制难度。目前首先要做到稳定控制,保障生产平稳,而且种猪场一定要做蓝耳病净化并保持阴性。同时也要学习美国的区域净化方案。杨汉春强调,实施生物安全措施,才是目前养殖户防控蓝耳病科学、有效、经济的方法。
        怎样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
  1、监控猪场外部生物安全措施,防止引入PRRSV新毒株。对猪需要闭群管理、引种监测,避免引入带毒种猪;猪人员要注意隔离、注意接触猪前洗澡、更换衣服、鞋;运输工具、车辆、物品等物料需要注意清洗和消毒。
  2、做好猪场内部生物安全措施,降低或阻断PRRSV在猪场的循环和传播,注意这几个方面的传播。猪与猪之间传播;猪场人员、猪场设备、器械、注射针头、猪场运输猪工具的传播;人工授精的传播,公猪精液受到PRRSV污染;蚊、虫等的传播。

上一篇:哺乳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下一篇:断奶仔猪营养与饲养新技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