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饲料中常用抗生素主要用来防治仔猪腹泻和呼吸道疾病,而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 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仔猪腹泻导致饲料报酬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所谓的僵猪),甚至死亡,给畜牧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1、抗生素在腹泻防治上的应用 目前在仔猪腹泻病的防治中主要采用抗生素、激素、化学合成药物,或在饲料中添加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腹泻。在中国,由于饲养环境差、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对防治腹泻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其具体危害如下: 1)破坏益生菌保护屏障,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消化道等部位有细菌寄生、寄生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动物肠道内菌群失调、破坏微生态环境,导致不敏感菌的二重感染、继发感染等。 2)致病菌易感染。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机体内的益生菌也有抑制与杀灭作用,容易导致外来致病菌和条件性致病菌感染。 3)机体自身抗病力被抑制。长期使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新霉素),会严重损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的功能,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4)前不拉,后不长;增加饲养成本。在仔猪阶段,饲喂了含有抗生素的饲料,虽降前期低了腹泻的发生率,但抗生素严重损伤小肠绒毛,造成后期中大猪消化吸收障碍,影响后期长速。 5)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完全降解,而残留在在了动物产品肉、蛋、奶中,含有抗生素的畜产品通过饮食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的各种慢性毒副作用。 6)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降低,严重可导致有病无药可用,甚至危害人类健康。 2、抗生素替代品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慎用或禁用抗生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积极开发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替代品是当前紧迫、关键的任务。在不懈的努力下,一些可以克服抗生素添加剂弊端,具有防病和促进生长作用的生物制剂不断被开发出来,有代表性的诸如微生物制剂(益生素)、酶制剂、抗菌肽、酸化剂、中草药、植物多糖等。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此类生物制剂的生产和应用也逐渐成熟,并得到了市场认可。但常规生物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如果要达到对腹泻有效地防治,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不能达到抗生素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市场中常用的生物制剂,大多以预防保健为主。长期加到饲料中通过强化动物的抗病机能、维持动物机体平衡、辅助饲料消化吸收等对动物机体进行慢慢的调理。而在猪只已经发生腹泻时,使用生物制剂达不到抗生素对腹泻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而且目前生物制剂企业多、产品乱、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品质不易评价和保证。使用中的效果评价也大多凭感觉,很难做到客观明确。 2)不能达到抗生素防病的目的。 饲料中预防猪只腹泻的抗生素多为平时用来治疗腹泻的常用药,故可以在各种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入侵时起到很好的抵御效果。生物制剂因作用效果慢,在养殖场平稳的状态下,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和促生长效果,而在应激和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下,则基本达不到预防腹泻的目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腹泻发生的机理,我们还需不断探寻新型生物活性成份,达到抗生素针对腹泻的作用效果,从而减少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中防治腹泻的应用。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但导致腹泻的机理大致如下:①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肠内渗透压升高。 ②病原体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坏死,肠粘膜破坏,小肠绒毛受损脱落,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减弱。③病原体抑制肠道双糖酶活力,使食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能被分解和吸收,使肠腔内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液体和电解质排出形成水稀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