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达人 > 草根达人 > 文章

苏晓峰:动物防疫一生情

时间:2015-01-1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记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乌嘴乡动物防疫员苏晓峰

        在乌嘴乡,只要一提到苏晓峰,没有养殖户不称赞的,大家都说他是好人,技术好,为人更好。
        45岁的苏晓峰,1989年1月参加工作,25年来,他一直在乌嘴乡从事动物防疫、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天天跟农户打交道、与畜禽亲密接触,先后救治牲畜万余头、家禽近10万羽,治愈率达九成以上;免疫生猪35余万头次,家禽数百万羽次,牛羊2.5万头次。
        乌嘴乡地处洞庭之湾、大通湖之畔,波澜浩瀚的湖舟文化,造就了苏晓峰宛若大湖的胸襟。
        苏晓峰的妻子很早就在镇上从事饲料兽药经营,一年也能赚个三五万。2009年,东阁村杨红高有意在乌嘴乡集市开饲料店,可没本钱。得知情况后,苏晓峰找到他,借给他5万元申领营业执照、联系商家进货,将饲料店开了起来。开张一个月,他每天早晚到店里教杨红高搞售后服务、拓宽销售渠道。后来,人脉熟了、服务好了,生意就好了起来。朋友对他的做法很纳闷,说同在一个集市,你还帮他开店,这不是引狼入室抢自家饭碗吗?苏晓峰却笑着说,钱是赚不完的,有饭大家一起吃,多几家饲料店就证明乡里的养殖业兴旺嘛。
        这些年,很多老百姓想搞养殖,但一没资金、二不懂技术、三不会管理,苏晓峰是看在眼,急在心。后来,他同妻子商量,全家都靠养殖业吃饭,稍稍拿出点钱帮困难户发展养殖业,这样既帮了人家,也能给自家门店带来些人气,就算是返利于民、做点慈善吧。长春村曾建安因患肾病不能干重活,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突然没了指望,2010年,他想养牛赚钱养家,但没钱买种牛。苏晓峰从村民口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带上2万元替他买回5头种牛,并帮他打疫苗、教他养殖技术,还三天两天一个电话问“老曾,牛长得好吗?”2011年,曾建安想建栋牛舍,钱不够,苏晓峰二话没说,亲自将一万元送到他家。10多年来,晓峰每年拿出价值5000元的饲料无偿送给10户最困难的群众,让每家养上一头过年猪。
        乌嘴乡很多农户独居,此家跟彼家隔得老远,而且家禽散养白天在外,免疫难。为免疫密度达标,苏晓峰提出白天免疫大家畜、晚上免疫家禽的办法,采取划片分组包干负责的方式开展免疫工作,2个~3个乡村防疫员负责2个~3个村场的免疫,落实责任,分工协作,他和同事一道经常工作到深夜。 
        一直来,农村狂犬病免疫打针难、收费难、免疫密度低。2012年起,苏晓峰在乌嘴乡率先改革,多方争取筹集资金实行狂犬病免费防疫,大幅度提高了免疫密度。
        搞养殖,疫病是心头之患。群众一旦有损失,苏晓峰是听在耳,痛在胸。2011年,窑嘴村养牛大户杨西军家的3头牛患出血性败血症,体温高达41℃~42℃,病牛腹痛、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嘴鼻嗑血,尿中带血。若不立即控制,疫病会很快扩散到全群。为此,他连续7天吃住在牛场,搞好基础免疫,观察、施药,调整消毒、治疗方案,硬是将病牛治好。
        一张联系卡,通联万户农。为方便农户,苏晓峰制作了便民联系卡,每张卡片记录一户养殖场情况,而养殖户手中也有一张便民联系卡,上面印有他的电话和防疫饲养管理知识等。
        乌嘴林场的符文跃1999年起养猪,因技术差、怕风险,每年只出栏20头~30头,规模老上不去。后来,苏晓峰将他列为重点联系户,常年免费防疫、指导养殖。2008年腊月底,场里的一批仔猪亟待阉割,符文跃拨通了联系卡上的电话,苏晓峰立即叫来帮手,连续工作10几个钟头,将300多头猪全部阉割。
        2011年,得知猪场还是实行1.05元/度的商业用电后,苏晓峰告诉符文跃,国家对农业用电有优惠,让他去找找县电力公司。符文跃的养殖场纳入了农网改造,并向县里争取到0.62元/度的农业用电,每年仅电费一项就节省近4万元开支。苏晓峰还带他跑小区建设项目、农开项目、贷款等。在他的鼓励下,现符文跃养殖场常年存栏生猪3000头,成为全镇生猪养殖的龙头老大。
        “电话里头讲不清,我一会儿就过来。”这是苏晓峰在养户电话里必说的一句口头禅。 
        2012年农历腊月廿八,已是除夕夜的前一天了,天下大雪。不巧,曾建安家里几只才出生两天的牛犊腹泻。要不要打个电话问问小苏用什么药治,他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只要晓峰知道了必定赶来,在这个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除夕夜团年饭的节骨眼上,天还飘着鹅毛大雪,零下几度的气温,况且他家离牛场将近30里地,要是人家过来还真是太难为情。但看着牛犊拉稀已经四脚发软,他最终鼓起勇气拨了电话。“电话里讲不清,我一会儿就过来”。不到一个小时,苏晓峰带着药骑摩托车来到牛场。配药、注射、垫料防寒,忙活了好一阵子才离开。在苏晓峰的帮助支持下,曾建安通过自繁自养,不到五年时间就赚了50多万元。

上一篇:黄勋才:现代化家庭猪场的标杆人物

下一篇:杨重庆“抱团”养猪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