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养禽企业疾病风险与防控

时间:2014-02-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一、背景
  据我国近来现状看,家禽养殖模式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进程已加速推进;未来家禽养殖将多以自养场、养殖公司、养殖集团形式存在;部分放养仍会长时间存在。随着养殖模式的变化,家禽养殖风险将逐步转移到养殖公司、养殖集团及一些大型自养场。对这些企业而言,养殖重大风险有三个:成本风险、行情风险、疫病风险。今天我们就针对疫病风险进行分析探讨。
  二、重要疫病风险
  (一)饲养密度大为疫病滋生带来机会
  1、蛋鸡种鸡:全自动化高层笼养模式,在蛋鸡种鸡养殖中逐渐增多。虽然这类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人均效率与生产效率;但是,由于鸡与粪便距离较近,增加了蛋鸡群肠道病多发的可能性。根据调查,自动化饲养的蛋鸡、种鸡,发生坏死性肠炎、慢性小肠球虫的企业很普遍,甚至饱受盲肠球虫困扰的企业也存在。
  2、商品肉鸡:以白羽商品肉鸡为例,正常的网上饲养密度应该是在10-12只/平方米;但通过了解,大部分养殖企业饲养密度达12-14只/平方米。地面平养更是应该减少。较大密度的饲养,会给疾病的发生带来更多机会,发生疫病后控制难度会更大。同时也会导致药费增高、成活率降低、体重均匀度差的结果。
  (二)标准化养殖设备防寒能力弱于防暑
  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自动化养殖设备是整体提高养殖效益的必备条件。这些设备的使用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据调查显示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防暑效果好,防寒效果差。自动化标准化的家禽养殖设备中湿帘、大型号风机、大型号的加热风炉是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设备在夏季通风换气、鸡舍降温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也完全可以满足防暑、换气的目的,能够为鸡群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但是到了冬季,通风换气却有差异。普遍以为有了升温良好的热风炉,就可以满足冬季的温度,但实际上,换气时风速的调控并不协调。在冬季,舍内最佳风速是0.25m/S,如果风速较长时间不稳定或超过0.5m/S,鸡群就会出现异常。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重下降,肉鸡就会出现呼吸道病,空气中的风就易成为凉风。因为凉风及冷风是当今诱发家禽感冒及温型流感的主要条件,因此,养殖企业就会出现感冒及温和型流感病频发的情况。建议家禽舍风速:夏季最好大于0.6m/S,春秋季尽量保持在0.3-0.5m/s,冬季可以保持在0.1-0.2m/s,但是不能超过0.25m/S。
  因此,在冬季,规模化家禽养殖,禽舍风速一定要通过设备微调,使风速稳定在0.25m/S以内;温差不能超过3C°。否则,温和型流感的威胁将会很难避免,在此提醒大型家禽养殖企业不能掉以轻心。
  (三)温和型流感病毒隐性感染率高
  近两年我国动物疫病中心多次提出,有实验室及临床检测得出结论;我国家禽H9在健康鸡群中的隐性感染率在1-2%,而商品肉鸡则更高。证实H9病毒在健康鸡群中不引起发病,如果有其它应激因素发生、其它病原体感染后,就会表现出致病性,导致温和型禽流感发生。
  如果是凉风及冷风作为应激因素发生,H9隐性感染的鸡群会出现典型的温和型禽流感症状及病变。如果是接种疫苗为主要应激因素出现,H9隐性感染的的禽群发病,部分病后表现为非流感症状和病变,而表现出的是疫苗毒引发疫病的主要特点。因此造成行业中很多养殖公司的技术人员误诊,给出错误的控制方案。H9如果已经隐性感染禽群,在其它细菌感染发病后,也会同时引起典型温和型流感病的发生,如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发病后在临床上如果“三炎”病变明显,会导致部分养殖公司误认为是大肠杆菌病,用了大量的敏感抗菌药物都无法控制病情。如果,有凉风、冷风因素在禽舍存在时其它病原感染后,H9隐性感染的禽群才易看到典型的H9症状及病变。
  因此,希望家禽养殖企业重视H9在健康禽群中隐性感染的现象,不能认为条件好、设备好、隔离好就轻视当今H9隐性感染问题,包括垂直传播问题!
  (四)多病毒多细菌混感率高
  1、商品肉鸡(白、麻、黄)
  H9发病占肉鸡常见疫病发病率的72-85%
  H9AIV + NDV + MG+多细菌 ;占H9AI发病率约50% 。
  H9AIV + IBV+ MG+多细菌 , 占H9AI发病率约20%
  H9AIV + IBV + NDV+MG+多细菌 , 占H9AI发病率约20%
  H9AIV + MG+多细菌 ,占H9AI发病率约10% 。
  不同季节这些发病形式有不同变化,所占比重多有差异;白羽肉鸡更为典型,麻鸡、黄鸡、青年鸡病症或混感性的出现则会相对轻。因此,建议商品肉鸡养殖公司根据以上发病规律,找出相应的预防、控制应对措施。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应该选用中药或广谱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尤其在发病后控制过程中更要重视广谱药物的使用。

上一篇:杨汉春:中国蓝耳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冬季仔猪腹泻的一些思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