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2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2;减少应激,搞好饲养环境 2、2、1.搞好断奶前的诱食工作 断奶前的仔猪对饲料的适应性比较差,消化系统发育不完整,生理变化快,对饲料的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适应其消化道变化的营养浓度和消化率较高的日粮。仔猪断奶前增加补料量,是解决换料应激和营养消化吸收的一个很好的措施。断奶前采食固体料的保障既锻炼了猪只消化道的发育又使消化酶类的分泌及早形成,这样既解决了应激,又解决了营养的消化吸收问题,大大减少断奶拉稀的发病率。所以应选择用优质的诱食料提高断奶前仔猪的采食量来促进仔猪的消化道生长发育,让仔猪胃肠道充分分泌胃酸和各种消化酶,促使仔猪断奶前充分适应固体饲料,明显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和死亡率。 2、2、2.搞好仔猪饲养管理 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仔猪抗应激能力差是因为它离开母猪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坚强,对疾病易感,对新环境不适应,若室温过低、湿度过大、消毒不够彻底等,都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上要提高室温,采用“赶母留子”的方法,适当控制饲喂量,提供充足的食槽位置,喂料采用少量多次并保持饲料的新鲜度。日粮的形状会影响仔猪的采食量和生长,仔猪不喜欢采食大颗粒料,用直径为2•4毫米的颗粒料优于大颗粒料和破碎料,也可以使用粉料,但这样会浪费10%-15%。颗粒料能减少浪费,同时因为制作过程中对饲料进行了加热与加压,因此能提高消化率。营养的摄入与日粮的营养浓度和每天的摄入量有关,刚断奶仔猪每天摄入的饲料量较少,所以日粮的营养浓度相对要求较高。提高采食量的要点是:(1)选择适口性较好的颗粒料以促进采食;(2)最初采用较高浓度的日粮;(3)随着采食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日粮浓度。 2、2、3.合理使用添加剂及抗生素 使用粉料开口料的客户可以使用药物保健。断奶仔猪可连续在饲料中添加3-5天的酸味剂、酶制剂和一定量的抗生素,如在饲料中拌入安普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保健,这对细菌性病的预防很有效果。加强卫生措施,注意饲料的质量和霉变,加强饲养管理,增加机体抵抗力,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葡聚糖、甘露寡糖等免疫增效剂等,这些能明显减少仔猪的断奶应激,明显降低仔猪发生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大肠杆菌的发病率,有效防治仔猪的下痢、脱水和水肿病。 2、2、4.搞好免疫接种工作 做好相关疫病的免疫工作。如在母猪阶段要防好伪狂犬、大肠杆菌病(K88/K99/987B)、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仔猪红痢(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等,产后仔猪根据情况按照免疫程序或母源抗体监测结果及时给仔猪注射好各种疫苗。同时也要防好猪瘟,必要时超前免疫,还要防好圆环病毒病(现在已有勃林格的圆环病毒疫苗进入中国)、蓝耳病等。 2、2、5.仔猪有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有力,用药准确能减少伤亡。而仔猪合群宜在晚上进行,避免因争斗而造成的应激。 2、3;强化母猪饲养管理 选留品种好的母猪是养猪生产的根本,母猪的营养水平合理又为多产多育打下基础。妊娠母猪要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同时妊娠母猪应采用高、低、高的饲养方式。一方面保证母猪有良好的营养储备,尽可能减少泌乳期间的体重损失,保持繁殖期间良好的体况;另一方面能促进乳腺组织的发育,保证泌乳期有充足的泌乳量。临产前视母猪的体况适当减少精料1∕3左右,产后7天逐渐增加到原来的饲喂量,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母猪产后乳汁过于浓稠而引起的仔猪腹泻。 2、4;不同日龄不同原因引起腹泻的治疗 腹泻是由于肠蠕动加强,分泌增多,导致大量肠液、胰液丢失,钾离子、钠离子丢失增多,液体在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况下,采取强心补液,预防脱水,维护心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等治疗原则,临床上多采用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钾、碳酸氢钠等。 2、4、1.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对刚发病仔猪应立即隔离到清洁、干燥、温暖的猪舍中,加强维护,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染物,防止病原传播。对母猪产前40天和7天各注射1次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可有效预防仔猪断奶腹泻。由于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中多采用对症治疗。 |
上一篇:犬、猫的产科麻醉
下一篇:生猪规模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