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冬季猪肠道及传染性胃炎的防治

时间:2012-12-0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马增军 - 小 + 大

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马增军教授

  一、猪肠道疾病的复杂性
  猪肠道疾病是猪的常见病,其中传染病危害最大,它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1、原发性、继发性、感染性、非感染性、单一性、混合性、感染性、中毒性。
  2、腹泻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许多原因引起或许多疾病伴有的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综合征。
  3、猪肠道疾病病因:一是消毒不全面、不彻底 ;二是饲养管理不当:温湿度、通风、换料;三是饲料品质不良:原料配方、霉变 ;四是细菌、病毒侵袭;
  二、常见的感染性肠道疾病
  (一)哺乳仔猪的下痢
  1.猪大肠杆菌病:这是猪密集饲养管理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在我国,仔猪出生后一个月所发生的多数疾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而国外较低。根据仔猪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将此病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环境污染、阴暗潮湿、冷热不定是本病的诱因。
    症状:黄痢为仔猪一周内发生的急性传染病,且多发于1-3日龄。发病突然,腹泻拉黄色浆糊状稀便,仔猪迅速消瘦,脱水死亡,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白痢10--20日龄多发,患猪突然腹泻,排出灰色稀便。病猪消瘦,皮毛粗糙不洁,发育迟缓。病程3--7天,多自行恢复。发病率不等,死亡率较低,但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控制:环境病
  分娩舍应温暖和干燥,它可以降低大肠杆菌数量,也可减少仔猪热量损失,为仔猪提供一些热源,取暖设施如红外线灯、电热板、暖炕或垫料,可减轻仔猪下痢的严重程度平面有洞孔,可让粪便漏下的高床分娩栏,可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检疫隔离是预防不同种类大肠杆菌菌株或其它病原感染入侵猪场的一项重要措施。
  每批次仔猪之间分娩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让分娩舍最少空置一周,可有效降低分娩舍的大肠杆菌数。
  疫苗接种怀孕母猪,对大肠杆菌引起的两种下痢有预防作用。
  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细菌分离与鉴定—取新鲜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培养基上,挑取红色菌落作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或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
  疫苗免疫预防—含有最常见的致病性菌株,疫苗应该含有K88、K99、987P、F41。
  在母猪产前的45天和15天注射,此后的母猪只需产前2周注射一次,目前多为基因工程二价苗,也可考虑本场自家苗,本场疫苗免疫效果最佳。
  药物防治: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应对分离的大肠杆菌作敏感性测定!(简易法)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猪大肠杆菌选药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大观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强力霉素。
  此外,电解质或“口服补液盐”的正确使用非常必要!用口服补液盐(ORS)防止脱水:葡萄糖 20g 氯化钠 3.5g 碳酸氢钠 2.5g 氯化钾 1.5g 加水 1000ml ;
  2.猪梭菌性肠炎:又名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4周龄以上仔猪少见发病,猪群中各窝发病率差异很大,病死率20-70%
  病原抵抗力很强,并广泛存在于病猪群母猪肠道及外界环境中,故常呈地方性流行。
  症状:急性病例突然排红褐色血性粪便,多在发病后2日内死亡,慢性病例排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稀便,血性不明显。病程常5-7日或更长,病猪明显消瘦及生长迟滞。
  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特点,加上尸体剖检小肠前段严重出血与粘性坏死及浆膜下小气泡,可以做出诊断。确诊须经细菌分离鉴定及毒素实验(肠内容物触片镜检可初步确定)
  预防:发病后常来不及治疗
  常发病猪场可用抗菌素给新生仔猪投服,或使用仔猪红痢菌苗给产前母猪(1-0.5月)接种预防配合环境,特别是产房消毒卫生,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上一篇: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反思

下一篇: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