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时间:2009-12-1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常发于1-4 周龄的仔猪,其中以1-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居多。近年来个别猪场偶有发生,往往误诊为疥螨病,延误了正确的治疗时间,造成较严重的损失。笔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病主要感染40 日龄内(多为15-30 日龄)的仔猪,同窝仔猪逐渐感染传播至整窝仔猪发病,在农村散养猪中呈散发性。笔者在我区现代养猪场诊治时,发现密切接触的不同窝次的500 多头仔猪相继发病,仅感染哺乳仔猪,而双月龄以上的小猪、育肥猪、成年公母猪均未见发病,且多发于夏秋热天,冬春冷天少有。
    2、临床症状
    首先眼圈周围、嘴角周边的皮肤呈黑色痂壳,随后头、面部皮肤全部呈黑色痂壳,逐渐蔓延至颈、胸腹、背部及四肢,周身像被煤焦油涂抹一样,皮肤形成皱褶,被毛粘结在一起。严重的,皮肤黑色痂壳脱落形成烂斑。 5-10天内整窝仔猪相继传染患病,症状相同。患病仔猪生长停滞,行动迟缓,哺乳减少,体温正常或略升高,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多逐渐衰竭死亡。
    3、剖检病变
    将发病的15日龄活猪剖杀,可见腹部皮下淋巴结肿大,呈黑紫色;肾脏肿大、淤血,肾盂淋巴结肿大;脾脏不肿,表面不平滑似有小结节。
    4、实验室诊断
    将结痂洗去,刮皮镜检,未见到真菌菌丝或孢子。
    无菌采取皮肤、皮下淋巴结、肾脏、肺脏组织接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上,于37℃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基均匀混浊,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 皮肤及皮下淋巴结培养物还可见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48小时后观察,可见2 管培养基上层呈蓝绿色。将皮肤及肺部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血清平板,24小时后,接种皮肤培养物的平板呈淡蓝色,有两种菌落,1 号菌落为大菌落,边缘不整齐、扁平、湿润、不甚光滑,镜检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2号菌落为中等大小菌落,圆形、湿润、光滑、凸起、灰白色,镜检为葡萄球菌。接种肺培养物的平板培养24小时后出现一种菌落与2 号菌落相似,镜检为葡萄球菌。
    将1、2号菌落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上进行纯培养,然后进行生化鉴定。根据生化实验结果,确认1号菌落为绿脓杆菌,2号菌落为葡萄球菌。
    将分离纯化的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对小鼠攻毒,每只0.2毫升。5小时后,接种绿脓杆菌的小鼠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表面有出血点,脾脏淤血,肺脏出血,肝触片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有荚膜。接种普通肉汤培养24小时,培养基呈蓝绿色。接种葡萄球菌的小鼠48小时内未死亡。
    对肝、皮肤的培养物分别做药敏实验,表明强力霉素,来立信(乳酸古氧氟沙星) 为高敏药物。
    5、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将本病与疥螨病进行鉴别诊断。各日龄的猪均可发生疥螨病,剧痒, 常可看到猪只在围墙,栏杆上磨擦,患处因磨擦出血,形成痂皮。该痂皮无油腻和臭味,皮肤皲裂,患部脱毛,死亡率较低。
    6、治疗措施
    为彻底消除病原菌,用百毒杀(浓度为1:600)对猪舍场地面,环境及用具进行带猪消毒,2次/天,连用3-5天。 并保持栏内垫草干燥,仔猪皮毛清洁,防止饲料、粪便等污物粘于被毛。 用1%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猪患部,再涂上龙胆紫。病猪用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肌肉注射,2次/天,连用3-5天。 同时对病情严重的猪只进行补糖、补液等对症治疗。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5天后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

上一篇:猪霉玉米中毒的诊治

下一篇:母猪不发情或处情期延迟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