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子猪断奶后易发疾病与解决方法

时间:2009-09-29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子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将直接影响着子猪的生长发育,管理不当极易发生子猪腹泻、水肿、发育迟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子猪断奶后大约需要一周左右的适应过程,由于断奶造成子猪产生应激反应,在断奶后的数日内食欲减退,采食量不足,使子猪消瘦,体重减轻,增重缓慢,需经7天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渐好转,体重增加,这期间子猪因断奶常会发生腹泻,食欲减退,排黄绿色稀粪,尾部震颤,耳朵发绀但体温基本正常,常因全身脱水,小腹涨满而死亡。
  在子猪断奶后的第二周时,易发生水肿病,表现为震颤、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经数小时或几天后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到胃内容物充满,胃大弯部和贲门黏膜水肿,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眼睑和肠系膜水肿,血管充血和脑腔积液。
  根据子猪的生理特点,20日龄~70日龄是子猪消化道发育最快的阶段。子猪在出生后的前几周,胃酸分泌较少,待60日龄后才会逐渐完整分泌功能,因此影响了断奶子猪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子猪哺乳时,母乳中的乳酸使胃内酸度较高,而断奶后胃内的pH值明显提高,因此消化道内酶的分泌量也随着消化道的发育及食物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其中碳水化合物酶、脂肪酶、蛋白酶也逐渐上升。哺乳子猪消化道中的乳酸菌,可抑制毒素的产生,减轻对胃肠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对胃肠黏膜加强保护作用,防止因病原菌造成的消化道紊乱和腹泻,而断奶后因胃内pH值升高乳酸菌素逐渐减少,大肠杆菌逐渐增多,微生物受到破坏,导致疾病发生。
  子猪出生后从母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随着日龄的增加,母源抗体浓度也逐渐降低,此期间子猪自身的主动免疫功能并不完善,在这期间的子猪也容易发生疾病。
  子猪断奶后,因离开母猪,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对新环境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易产生应激反应。猪舍条件不好,潮湿透风,低温,以及周围环境消毒不彻底,饲喂不当等都能导致子猪发生腹泻。
  解决办法:由于子猪生长速度快,在2周龄~4周龄时依靠母乳提供的营养物质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同时补饲以减少断奶后饲料转换的应急反应,由12日龄开始补饲,21日龄断奶,子猪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均高于断奶前没补饲的子猪,并通过补饲可防止肠绒毛和隐窝加深的程度。
  一、补饲时应根据子猪消化生理特点选择高级别、高质量和适口性好的日粮。以提高子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减少下痢的发生,可选择脂肪奶粉、乳糖、干燥血粉、优质鱼粉及膨化大豆等高蛋白,含抗病因子的理想原料。
  二、添加有机酸,在3周龄~4周龄断奶子猪的玉米、豆箔等日粮中添加柠檬酸、丙酸和延胡索酸,可明显提高子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添加植酸酶可弥补断奶后体内的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改善提高子猪的生长率,在日粮中添加植酸梅制剂。
  三、添加高铜高锌,为促进子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防止子猪下痢,应在子猪的日粮中添加0.02%~0.05%铜和锌。
  断奶管理方法:一、舍内温度要适宜,因子猪刚断奶,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子猪体重较小,要求环境温度要稳定,在子猪断奶后1周内室温温差不要超过2度,否则子猪生长不良会出现下痢现象。
  二、舍内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使子猪被毛干爽保温性强,潮湿易引起子猪热量散失增加,使本身热量不足的子猪更容易着凉和体温下降。
  三、由于断奶子猪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尤其是对温度的变化,断奶时要采取将母猪转移走,将子猪继续留在原来的圈内,以减少应急反应程度。
  四、子猪舍内要防风、保温,尤其是穿堂风和贼风,以防着凉,受冻,患病,消耗饲料,影响生长。
  五、圈舍要定期消毒,防止疫病发生。

上一篇:我国养猪疫病多的四点原因

下一篇:如何应对免疫后的猪场突发猪瘟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