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防兽医 > 文章

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新特点与免疫控制

时间:2009-09-20    点击: 次    来源:今日畜牧兽医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本病可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病趋势。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新特点
  1.1IBD发病的季节特点
    每年夏、秋季多发,特别是5~11月份,麦收前后最为多见。今年北方温度高,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球虫病多发,鸡群往往在未进行IBD免疫之前就已经发生球虫病,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影响IBD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此外,鸡群住白细胞原虫的感染也可以降低IBD的免疫效果。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除了球虫病和住白细胞原虫病影响外,每年秋天使用刚刚收获的玉米做饲料,由于玉米含水量高,引起饲料潮湿、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采食后会影响IBD免疫效果。
    1.2免疫鸡群仍然发生IBD
    通过对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养鸡场调查发现,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有的是由于养鸡场管理不善,鸡舍内外消毒措施不力造成的;有的是由于疫苗选择和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造成的;但也有个别管理规范、免疫程序也较合理的养鸡场发生该病,分析其发病原因,可能与IBDV发生变异或出现超强毒力IBDV(vvIBDV)有关。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IBDV有两个血清型:即对鸡有致病性的血清型I型和对火鸡有致病性的血清型II型。过去一直认为I型IBDV无抗原性差异,但是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IBDV变异株(或称为亚型),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没有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不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感染鸡群死亡率不高,但可引起肝脏坏死和明显的脾脏肿大,最典型的病变是病鸡法氏囊迅速萎缩,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这是当前某些地区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突出特点。
    1.3发病日龄呈现两极化趋势
    IBD多发生于3~6周龄鸡群,近年以来IBD发病日龄呈现两极化趋势。有十几日龄鸡群甚至几日龄雏鸡发生本病的报道,笔者在山东、河南等地就曾遇见过3~7日龄雏鸡发生典型IBD的病例;也有100~200日龄鸡群发生IBD的案例。
  1.4饮水免疫较滴口免疫的鸡群多发
    有些养殖户(场)为了减轻劳动量,习惯采用饮水免疫方法进行雏鸡的IBD免疫,由于受母源抗体的影响,结果使得免疫鸡群产生抗体水平低且不均匀,造成发病。还有一些养殖场(户)采用IBD一次免疫,同样由于母源抗体水平的影响,鸡群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或鸡群整体抗体水平较低,造成鸡群后期IBD散发。
  1.5使用单价苗免疫比多价苗的鸡群多发
    由于IBDV变异毒株、超强毒株的出现,使得应用单价IBD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不如IBD多价苗,笔者调查发现,凡是使用IBD多价苗免疫的鸡群很少发生IBD。
  1.6IBD继发症增多,间接损失增大
    IBDV可以造成法氏囊组织破坏,影响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导致免疫抑制。发病鸡日龄越早,免疫抑制越严重,如果鸡群18日龄以前发生IBD会造成终身免疫抑制,从而降低了机体对其他疾病的抵御能力,发病鸡群极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等,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超过IBD发病本身的直接损失。
  1.7使用毒力过强的活疫苗易发
    许多养殖户对不同厂家、不同种类IBD活疫苗毒株的毒力不甚了解,故进行IBD活疫苗免疫时往往由于选择疫苗不当,过早使用毒力较强的IBD活疫苗免疫,引起免疫抑制甚至诱发IBD发生。
  1.8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母源抗体可以保护雏鸡免遭IBDV早期侵袭,但是另一方面,母源抗体也可以中和活疫苗抗原,而阻断活疫苗诱导的主动免疫应答。如果一个鸡群母源抗体水平均匀度好,适时一次接种就可获得成功的免疫。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鸡群的IBD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一次接种活疫苗是不可能达到预期免疫效果的。为了实现鸡群完全免疫,需要多次进行IBD疫苗接种,其目的就是让IBD疫苗毒株成为鸡群中的优势病毒群体,进而提高机体IBD保护性抗体水平,成功免疫鸡群中的每一只母鸡。
    从目前的养殖状况来看,许多小型种鸡场往往不使用IBD油乳剂灭活疫苗,造成雏鸡IBD母源抗体水平相当低,而且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不力,饲养环境中IBDV野毒大量存在。造成虽然按照常规的免疫程序免疫,却不能有效地预防IBD,往往未免疫即发病或免疫后即发病。

上一篇:注射禽流感疫苗对蛋鸡产蛋率和蛋重的影响

下一篇:国内外疫苗的现状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