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中医西医结合治疗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

时间:2010-05-1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执业兽医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期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发。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2009年7月中旬,在伊春市某林业局一林场,仔猪发生一起急性传染病,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
    (一)发病情况与症状 2009年7月12日,伊春市某林业局一林场,孙某的养猪场有母猪112头,早晨发现2窝3日龄的仔猪有4头突然发病,当时死亡2头。第2天发病仔猪增至5窝46头,又死亡12头。可见到仔猪突然患病,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四肢无力,腹泻,排便带有腥臭味。以后发病仔猪日渐增多。孙某使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安乃近、红霉素等药物治疗均无任何效果。至来我处就诊时,到7月18日,共有发病15窝,仔猪148头,死亡76头,死亡率51.3%。
    最急性病例中,可见仔猪食欲废绝,精神不振,突然出现血痢,粪便恶臭,并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及多量气泡。日渐消瘦、喜卧、死前腹部皮肤变黑,生后12 ~36 h死亡。也有不发生腹泻而死亡的。病程稍长的病例,精神萎顿,离群独处,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被毛粗乱无光泽,体温升高40.0℃~40.5℃。病初排出灰黄色稀粪后变成红色糊状,故又称红痢。最后全身震颤,摇头,卧地死亡,病程一般为1~3 d。
    (二)剖检变化 剖检死亡仔猪8头,濒死仔猪3头。主要病变在小肠,可见空肠呈深红色,正常和病变肠段两端界限明显,肠内充满红黄色或暗红色内容物,有大量气泡。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广泛出血,肠系膜淋巴结为鲜红色。肠黏膜潮红、肿胀、出血,呈灰黄色麸皮样坏死。肠壁增厚,失去弹性,变成黄色,肠腔内容物呈红色,并含坏死组织碎片。腹腔内有大量红黄色积液。心包膜腔内少量积液,心外膜出血。肝脏有出血点,质地较脆。脾脏边缘和肾皮质部有小出血点。
    (三)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采取病死仔猪的空肠内容物涂片,格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有大量、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以单个、两连或短连存在,菌端整齐。
    2.细菌培养。无菌采取病死仔猪空肠内容物,分别接种于厌气肉肝汤培养基中和葡萄糖血液琼脂平皿上,置于37℃恒温箱培养3~5 d,肉肝汤呈均匀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培养24 h后,琼脂平皿上出现圆形、淡灰色、表面光滑、湿润、中央隆起的菌落,菌落周围有双溶菌环。
    3.毒素检查。取病死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加2倍的生理盐水稀释混均后,以3 000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静脉注射小白鼠2只,每只注射0.2 ml,小白鼠约5min死亡。另外,再取上述上清液2份,每份0.2 ml,分别加入C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各0.1 ml做中和试验,静脉注射小白鼠各2只,前者小白鼠未死亡,均健康的存活,证明这种毒素即被C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后者小白鼠均死亡,证明这种毒素不能被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表明死亡仔猪肠内容物中的有毒物质是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
    (四)防治措施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在产期,对产房和仔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对地面、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产期对临产母猪的腹部皮肤、乳头用0.2%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以防感染仔猪。
    (2)初产母猪在分娩前30 d和15 d各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灭活菌苗5~10 ml。经产母猪如前胎已注射过疫苗,可在分娩前15 d,肌肉注射3~5 ml仔猪红痢灭活菌苗,对仔猪保护率100%。
    (3)母猪产前2 d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5~10 ml,每天1次,连用2 d。或用复方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20~30 ml,每天2次,连用2 d。能起到预防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的作用。仔猪吃奶前或以后3 d口服氨苄青霉素,效果很好。
    (4)将病死仔猪,污染的环境如粪便、垫草、垃圾和污物等,一律深埋或焚烧,彻底消毒,做无害化处理。以免传染源的蔓延与传播。
    2.治疗。
    (1)可用头孢王(含头孢噻呋等),0.1 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3 d。同时用5%葡萄糖溶液2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 ml+硫酸阿托品3 ml,混合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
    (2)中药治疗。其方剂为:白头翁、黄连、黄芩、瞿麦、白术、苍术、地榆各20 g,甘草10 g。加水1 000 ml,水煎2次,取200 ml药液,候温,供10头仔猪自由饮服或灌服,每天2次,连服3剂。
    (3)对刚出生的仔猪,立即服用中药,白头翁、黄连、大黄、瞿麦、白术、诃子各20 g,甘草10 g,水煎服,供10头仔猪预防性口服,每日1次,连用2剂。
经上述治疗,3 d后除12头仔猪没有治疗价值淘汰外,7 d后不再出现发病和死亡,已基本痊愈。
    (五)小结 根据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常来不及治疗就死亡,所以,应做好防疫与预防接种工作,以防患于未然。
    该病主要是因为猪舍的卫生条件差,舍内堆积粪便,不清扫、不消毒。尤其是接产前母猪的乳头未进行清洗、消毒,仔猪吮吸乳时,被魏氏梭菌感染。故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猪舍、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清除粪便、垫草、垃圾和污物,以保持环境卫生。还应特别注意在接产前,对母猪乳头要进行清洗,再用0.2%的高锰酸钾进行彻底消毒。要注意产房的卫生,确保该病不能发生及流行。

上一篇:妊娠母猪该不该防疫猪瘟活疫苗

下一篇:猪出血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