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ENR单药治疗24-30h后,诱导出低水平耐药株(MIC升高4-8倍)。联用方案未诱导CEQ耐药株,提示联用可延缓耐药。 首次量化ENR+CEQ联用对抗肺炎克雷伯菌的PK-PD参数,为兽医临床优化剂量方案及控制耐药性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人员将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联用对抗粪肠球菌,并测定小鼠模型相关的药动学-/药效学指标,优化临床给药方案。 在优化的粪肠球菌小鼠感染模型中,测试两种新指标(头孢曲松阈值以上时间、氨苄西林超过MIC以上时间)以明确头孢曲松对氨苄西林的增强作用,并通过模拟人类用药剂量评估临床相关性。 AMP+CRO的体内疗效由T>threshold(CRO)和T>MICI(AMP)双指数驱动。联用CRO时,低剂量AMP(25mg q6h)可达与单用高剂量AMP(500mg q6h)相同的T>MICI。 该实验通过新型的PK-PD指数,阐述了两种抗生素联用增效的机制,指出联用的剂量配比,为优化肠球菌感染联合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人员探讨美罗培南延长输注与间断推注单药及联合多黏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疗效。 该实验探讨美罗培南(单药或联合粘菌素)通过间歇推注(IB)vs延长输注(EI)给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疗效,并确定最佳PK-PD参数。 通过测定杀菌效果、PK/PD参数(T>MIC、Cmax/MIC、AUC/MIC)、耐药演变进行分析。 目前制定药物敏感性标准的机构主要有: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 考量折点时用到的PK-PD标准包括: 体外数据、动物模型、临床数据,以及静态与杀菌效应等。 该研究以马用抗菌药马波沙星(Marbofloxacin,MBX)建立PK-PD临界值,以支持制定针对马属动物的临床折点(CBP),用于指导抗菌药敏感性测试(AST)结果的解读。 研究采用群体药动学(POP PK)模型(二室模型)及蒙特卡洛模拟(MCS)生成5000条虚拟药时曲线,计算游离药物AUC/MIC(fAUC/MIC) 在PDT=72h时的革兰氏阴性菌的PK/Pdsut是0.625mg/L,而大肠杆菌MIC90=0.0312mg/L,MBX(2mg/kg)对肠杆菌科(如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有效(MIC90接近PK/PDsut),马波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折点为0.625μg/mL。 马用抗生素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折点为0.25mg/L。 头孢噻呋对仔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折点为2ug/ml。 磷霉素对大肠杆菌折点为16.0mg/L,针对动物的临床断点。 泊沙康唑对白色念珠菌折点为0.06mg/L。 四、小结 PK-PD同步模型整合了药物浓度-时间-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以及在新兽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 针对不同的适应证,建立基于PK-PD的治疗方案,为兽医临床上提供科学的给药方案。 对于宠物医院可根据基于MPC的PK-PD-MSW模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精准给药方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中国的畜禽养殖中,很少有养殖企业进行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如何采用PK-PD同步模型,通过增加剂量、联合用药、选择首选的抗菌药物等方法来实现在兽医临床上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
上一篇:中草药提取物概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