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温差变化,蛋鸡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您的鸡场做好准备了吗? 一、呼吸道疾病温差是元凶 1、典型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慢呼)、新城疫、禽流感。 2、发病特点: 昼夜温差导致鸡群感冒,初期症状(如轻微呼吸道症状)易被白天高温掩盖。 病情发展后出现 “包肺”“包心包肝” 等病变,引发零星死亡。 冷空气突然来袭时,产蛋鸡群更易暴发,尤其是高峰鸡群。 3、防控要点: 3.1 通风管理精细化:夜间10点后气温下降,避免风机直吹鸡体,山区降温明显区域应减少通风量。 3.2 冷应激预防:寒流来临前1天和后2天,饮水中添加优质电解多维。 3.3 免疫强化: 定期监测新城疫(每7-8周)、禽流感(每3个月)抗体水平。 抗体接近临界值时及时补免:传支和新城疫免疫间隔不超过2个月,禽流感不超过3个月。 传支免疫选择两种交叉保护谱广的毒株,1日龄占位免疫至关重要。 二、环境条件性疾病高温高湿是帮凶 1、典型疾病: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 2、发病特点: 大肠杆菌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腹泻(绿色稀便)及特征性的 “心包炎、肝周炎”。 坏死性肠炎主要影响肠道健康,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率增加40%。 3、综合防控方案: 3.1 环境控制: 定期清理水线,清除生物膜(建议每周一次)。 保持料槽清洁,避免饲料霉变。 合理控制密度,确保通风均匀。 3.2 针对性用药: 呼吸道及败血症: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 肠道感染:硫酸新霉素或硫酸粘菌素。 输卵管感染: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 3.3 饲料安全:添加优质脱霉剂,防止霉菌毒素加重肠道损伤。 三、寄生虫与病毒性疾病蚊虫是媒介 1、典型疾病:鸡痘。 2、发病特点:秋季20-28℃的气温最适宜蚊虫繁殖,叮咬传播加剧。皮肤型导致皮肤炎症影响卖相,黏膜型可致死亡率升高。 |
上一篇:入秋后鸡痘的防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