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执法

网上假劣兽药多、维权难,广东、湖南等兽药企业集体发声打假

日期:08-15 作者:佚名- 小 + 大

3、养殖户要警惕违规营销话术

违法成本低、维权难度高,是网销假货猖獗的重要原因。现行《兽药管理条例》对无证销售假兽药的罚款标准为“货值金额2-5倍”,但网销假货多为“小单快销”模式,单案货值通常低于5万元,罚款金额普遍在10万元以下,难以形成震慑。

网销平台的算法推荐和动态隐匿特性,也增加了监管难度。部分违规商家通过“关键词变异”(如将“兽药”改为“水质调理剂”)、“店铺主体频繁变更”等方式规避平台审核,导致监管部门难以实时追踪。

此外,兽药二维码追溯系统虽已覆盖正规企业,但假货仿制二维码现象频发。过往曾有调查显示,市场上约15%的假冒水产动保产品使用“套号二维码”,即盗用正规企业的批准文号生成虚假追溯信息,普通养殖户难以辨别。

再加上假货检测成本高、周期长,线上交易证据固定难,让很多养殖户对维权望而却步。专家提醒,养殖户也要学会辨别网销水产动保产品真伪,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核查销售资质与产品信息。登录企业官网或官方公众号,查询是否有授权线上销售平台及店铺名单,或要求卖家提供厂家授权书或经销资质证明。产品包装标识包含:兽药GMP证书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二维码追溯等。

第二,要进行产品细节比对。对比官网或线下正品的包装设计、字体、颜色、 logo 细节,假货常存在印刷模糊、颜色偏差、错字漏字等问题。注意剂型和规格是否与官方描述一致,如正品为“100g/瓶”,假货可能为“90g/瓶”且包装相似。

第三,应警惕营销话术与附加承诺。若产品宣传“100%治愈”“无副作用”“快速见效”等绝对化用语,或声称“专供电商”“内部渠道”等非正规来源,大概率为违规产品,因为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广告不得夸大疗效。要注意区分“水质改良剂”“饲料添加剂”与“兽药”:前者无需兽药批准文号,但若宣称具有治疗疾病功能,则可能为假兽药。

第四,进行技术服务能力判断。正规企业或授权经销商会提供用药指导、水质检测等技术支持,若网销卖家无法解答养殖技术问题,仅强调“低价”,需谨慎购买。要注意价格与渠道合理性,若网销价格显著低于线下经销商(如低于市场价50%以上),需警惕贴牌假货或过期产品。

第五,要留存证据与维权渠道。保存聊天记录、订单截图、付款凭证、快递单号等,要求卖家开具正规发票。收到产品后拍摄开箱视频,记录包装、标识、二维码等细节,作为维权证据。

上一篇:广西柳州市公布肉制品专项整治典型案例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