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控 (一)各阶段核心防控措施
(二)综合防控策略 1、生物安全升级 分区管理:育雏区与产蛋区物理隔离,人员、工具分区专用。 野鸟防控:安装防鸟网,水源加氯消毒(0.5ppm)。 种公鸡检疫:定期检测精液(qPCR法检测dnaB基因),阳性个体淘汰;监测泄殖腔拭子RA载量(阈值<1×10³ CFU/g)。 2、噬菌体应用: 饮水方案:育雏期和转群应激期使用常噬-RA噬菌体(2×10⁹ PFU/L),连用5天。 喷雾方案:鸡舍每周1-2次喷雾噬菌体复合剂,降低环境载菌量。 3、药物与营养调控: 敏感抗生素:优先选用头孢噻肟(抑菌圈≥43mm)、阿莫西林(抑菌圈≥33mm),避免耐药性。 免疫增强:饲料添加多福(2ml/L饮水)和维生素C(100mg/L饮水),提升黏膜免疫。 (三)人工授精传播专项防控 1、精液质量控制:每批次精液使用前检测RA核酸,阳性批次废弃。精液稀释液添加抗生素,抑制RA增殖。 2、操作规范:输精管、采精杯严格灭菌,单批次使用后废弃。操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避免接触泄殖腔外皮肤。 3、协同管理:同一精液批次仅用于单一母鸡群,防止跨群传播。结合环境消杀(噬菌体喷雾)降低器械污染风险。 四、评估 监测指标:种蛋受精率、死胚率、7日龄雏鸡死亡率;每月检测输卵管拭子RA带菌率(目标<5%)。 耐药性管理:每季度开展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如广东区域慎用链霉素、氟苯尼考)。 五、综述 鸡源RA的防控需构建“垂直传播阻断(种蛋+精液)+水平传播控制+精准用药”三位一体体系。人工授精传播因其隐蔽性强、扩散快,需通过“精液质检+无菌操作+抗生素阻断”专项管理。未来应加强RA血清型监测(如1型、10型)。 |
上一篇:兔瘟的典型症状及防治(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