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高温季节猪场毒气与化粪池事故频发

日期:08-08 作者:豆包- 小 + 大

(三)应急处置失当

超过 80% 的伤亡事故发生在盲目施救环节。例如,江西某村民发现家人中毒后,5 名亲属相继下池救援,最终造成 5 死 1 伤的惨痛后果,这充分凸显了 “无防护救援 = 集体赴险” 这一残酷现实。

四、农业农村部划重点:三招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频发的事故,2025 年 2 月,农业农村部专门印发了《畜禽粪污处理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技术指南》,着重强调 “预防为主、科学施救” 的原则:

(一)事前防控:构建三道安全屏障

设备升级:安装智能通风系统(如风机联动温控装置)、气体浓度实时监测仪(设定硫化氢≥10mg/m?、氧气≤19.5% 时自动报警)。广西部分猪场试点应用后,事故预警效率提升了 60%。

制度落地:严格执行 “作业审批 + 双人监护” 制度。在进入化粪池、沼气池前,必须通风 30 分钟以上,使用便携式检测仪检测氧气、硫化氢、甲烷三项指标,并填写《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进行存档。

培训到位:每年至少开展 2 次应急演练,重点培训空气呼吸器、安全绳的使用方法,确保员工熟练掌握 “120 秒黄金自救法则”(即发现不适立即撤离,在外部报警,切勿盲目进入)。

(二)事中处置:科学救援避免二次伤害

如遇人员中毒事故,应立即启动 “三不原则”:不擅自进入、不徒手救援、不慌乱撤离。参考广西消防部门的经验,优先使用鼓风机持续通风,投放氧气瓶提升空间内的含氧量,然后由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的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搜救。

(三)事后整改:闭环管理杜绝隐患

事故发生后,需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粪污池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气体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例如,内蒙古坍塌事故发生后,当地要求所有养殖场化粪池施工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团队承接,并安装防坍塌监测传感器。

五、给养殖户的夏季安全备忘录

(一)猪舍管理

每日早、午、晚三次检查风机、水帘的运行状态,在高温时段(11:00 - 15:00)增加喷雾降温频次,避免粪便堆积时间超过 24 小时。

(二)粪污处理

清掏化粪池前,需提前 3 天公示作业计划,并邀请村安全员到现场进行监督;使用长管式呼吸器替代普通口罩,每次作业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

(三)应急储备

在养殖区显著位置张贴《有限空间风险告知牌》,配备急救箱(内含心肺复苏器、氧气袋),确保在 3 分钟内能够获取救援装备。

六、结语:安全是养殖的 “生命线”

从生猪窒息事件到人员伤亡事故,夏季养殖安全事故的本质,是高温环境对管理漏洞的 “放大镜” 效应。当广西消防员在 40℃的恶臭环境中连续作业时,当内蒙古家属面对坍塌现场悲痛欲绝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再好的市场行情,也抵不过一次事故带来的沉重打击;再高的产能,也需要以安全作为坚实基石。农业农村部的技术指南已明确划出 “硬杠杠”,养殖户更应认真算好 “安全账”—— 安装一台检测仪可能只需 2000 元,却能有效避免百万元的损失;一次半小时的培训,或许就能挽救多个家庭。高温季养殖工作实属不易,但请务必牢记:只有存活的畜禽,才有出栏的价值;只有实现安全的生产,才能迎来下一个丰收季。

上一篇:网红猪场 “不消毒神话” 破灭:当流量噱头遭遇生物安全,养猪业..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