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季突发!两场事故暴露出养殖安全盲区 7 月 26 日,广西忻城县一养猪场因风机故障,致使猪舍温度急剧攀升至 40℃以上。在此高温环境下,猪粪加速发酵,释放出大量硫化氢、氨气。千余头生猪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并倒地,有毒气体浓度持续上升,达到危险阈值。当地消防部门紧急调派 2 辆消防车,铺设 60 米水带持续进行喷水降温作业,同时启动大功率风机开展通风换气工作。经过长达 5 小时的艰苦奋战,累计送水 60 吨,最终成功挽回近 300 万元的经济损失。 7 月 6 日,乌兰察布市某养殖产业园在修建化粪池时,突发墙体坍塌事故,4 名施工人员被埋压。尽管消防部门迅速展开救援行动,但此次事故仍造成 2 人死亡。经调查表明,施工方不具备相应资质,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且未对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违规作业是导致这起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三大致命风险:揭开养殖场 “隐形杀手” 真面目 (一)有毒气体中毒:无声的致命威胁 猪粪尿发酵会产生硫化氢(当浓度超过 150mg/m? 时,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损伤)、氨气(浓度超过 430mg/m? 时,会导致器官损伤)。在通风不良的猪舍或化粪池内,这些有毒气体极易积聚。2023 年,黑龙江方正县一养殖场因停电导致风机停转,460 头生猪因氨气中毒窒息死亡,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二)缺氧窒息:密闭空间的 “氧气陷阱” 畜禽粪污发酵会消耗大量氧气。当有限空间(如化粪池、沼气池)内的含氧量低于 17% 时,人员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当含氧量低于 9% 时,人员会瞬间昏迷,失去自救能力。2024 年,四川彭州一猪场 7 人因盲目进入缺氧粪池实施施救,最终全部中毒死亡,这起事件成为近年来较为严重的养殖安全事故之一。 (三)物理伤害:坍塌、淹溺风险叠加 在内蒙古发生的事故中,化粪池墙体因施工不当发生坍塌,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有限空间作业中 “重生产、轻防护” 的普遍问题。此外,当液体粪污池液位过高时,人员若不慎跌入,可能直接导致淹溺。2023 年,云南昭通 6 人在清理粪污时,因池壁打滑坠落,其中 4 人当场溺亡。 三、十年 24 起悲剧:为何养殖安全事故屡禁不止? 从 2020 年四川沼气中毒导致 4 人死亡,到 2023 年广西贺州 6 人因沼气池施救不当伤亡,近十年间,公开报道的养殖场有限空间事故已超过 24 起,导致超过 50 人死亡。其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意识薄弱 70% 的中小散户未配备气体检测仪、防护服等基本防护装备。例如,在广西忻城事故中,猪场员工因缺乏防护装备,不敢进入猪舍,从而错失了初期处置的最佳时机。 (二)管理漏洞突出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技术指南》明确要求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但多数养殖场并未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在 2024 年彭州事故中,7 人在未进行检测的情况下盲目下池,最终导致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 |
上一篇:网红猪场 “不消毒神话” 破灭:当流量噱头遭遇生物安全,养猪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