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湖北夷陵区:锻防疫铁军优服务 铸安全屏障促振兴

日期:08-04 作者:佚名- 小 + 大

随着规模养殖不断发展、散养户不断退出,同时机构改革后基层防疫、检疫队伍力量不断弱化,以及新的疫病防控严峻形势,动物强制免疫这项公益服务职能过去完全由政府包办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那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近10万余户散养户强制免疫政府怎么兜底、兽医队伍怎么稳定及乡村畜牧产业如何振兴等系列问题摆在畜牧兽医干部面前。

2023年,夷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成立了“疫控先锋”兽医社会化服务推进工作星火党小组,坚持党建引领促改革、促发展,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制免疫不收取老百姓一分钱。星火党小组认真研究把握国家政策趋势,并负责协调区、乡两级政府及行业部门间关系,确保改革不偏离航向。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夷陵“疫控先锋”探索得出破解之法——推行“1﹢N”模式,依托乡村防疫队伍主体组建全区防疫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托管辖区乡镇散养单元。

1、加强队伍建设规划

“N”就是第一阶段13个乡镇防疫员分别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1”就是第二阶段择优选择一家实力强的企业牵头管理全区防疫组织队伍,着力解决制约中小散户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该模式能较好保障强制免疫劳务报酬预算不减,稳定兽医队伍,确保政策平稳过渡。截至目前,全区13个乡镇依托防疫员主体均成立有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

2、精简智慧系统账号

为破解统计数据“两张皮”、广大中小散户智慧兽医电子档案及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系统录入困难的问题,夷陵“疫控先锋”从湖北智慧兽医系统顶层设计上着手,以龙泉镇试点先行,依托第三方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中小散户建立电子养殖档案,第三方主体按“先打后补”五大畜种(猪、蛋禽、肉禽、牛、羊)经湖北智慧兽医系统分别创建账户,并统一完成赋码,散养户以某单一村或片区为最小单元统一用不同栏圈舍顺序号区分开来。在智慧兽医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散户免疫登记台账暂时通过纸质版体现。既减轻了防疫员系统录入工作负担,也推动了“生产、防疫、检疫”一体化智慧监管。

3、标识品牌共建共享

当前防疫标识与身份代码、生产统计、防疫、检疫、牲畜保险、无害化补贴及质量安全等挂钩,监管责任风险巨大。夷陵“疫控先锋”提出将“养殖代码”印制在畜禽标识上,正在申请开展可控范围试点,可倒逼养殖主体落实安全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养殖档案与散养单元生态畜产品品牌销售挂钩,为实现小农规模经营与现代统一大市场有机衔接,促进品牌溢价、优质优价奠定坚实基础。

4、先行先试树标杆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农共赢、风险共担”的原则,选定基础条件相对成熟、养殖体量适中的龙泉镇率先作为试点乡镇,全域推进“先打后补”。一是由镇内村级动物防疫员自发组建了宜昌兴牧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搭建了社会化服务的平台。二是坚持“企聘政管”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购买政策宣传、强制免疫、动物检疫、疫情排查、监督采样、应急消杀、统计报表、污染巡查、无害化处理等各项服务。三是公司吸纳规模以下养殖户全部加入该公司成为会员,按照统一采购强免疫苗、统一组织免疫注射、统一建立养殖档案、统一开展抗体监测、统一实施产地检疫、统一申报国家补贴“六统一”模式为会员提供“一条龙”服务。

通过示范项目实施,一是盘活了县域内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要素资源,激活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二是解决了全面取消动物强制免疫政采苗后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就业保障问题,保障了相关人员的待遇不但不减,还通过产业联合体牵头改善经营管理服务,降低了各乡镇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运行成本,同时通过拓宽经营服务范围促进收入增加;三是通过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兽医社会化服务质效,疫苗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进一步保障了全区畜牧产业安全,促进了全区畜牧产业增产增效。

上一篇:国药动保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获批临床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