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是猪场常见的疾病之一,2024年年底至2025年4月份全国范围内的仔猪病毒性腹泻,引起仔猪大面积伤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几千年来,中医治疗人的各种腹泻通常效果显著,中兽医作为养殖端的一种替代和补充疗法,在仔猪腹泻治疗中的应用应该受到重视。本文从中兽医的角度,探讨在诊断、治疗及预防仔猪腹泻方面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养殖业提供一种全面、有效且可持续的腹泻治疗与预防方案。 一、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 1.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仔猪腹泻的一种常见原因,对养殖业构成重大威胁。这类腹泻主要由几种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最常见的。这些病毒通过破坏小肠上皮细胞,干扰正常的消化吸收过程,导致腹泻。轮状病毒尤其在仔猪中普遍存在,它能导致严重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发脱水和营养不良。 2.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是另一种常见的仔猪腹泻原因,主要由特定的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环境进入仔猪体内。一旦感染,它们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肠道炎症、肠道功能紊乱和腹泻。 3.饲料和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 除了病毒和细菌感染,仔猪腹泻还常由饲料和管理不当引起。不适当的饲料成分、过快的饲料转换(特别是在断奶时)、饲料污染以及不恰当的饲喂方式都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此外。不良的饲养环境,如过度拥挤、不卫生的栖息地和温度波动.也会增加腹泻的风险。 二、中兽医对仔猪腹泻的认识 在中兽医理论中,仔猪腹泻的发病机理通常与“脾胃失调”和“湿热内蕴”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饲料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仔猪在生长初期,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此外,中兽医还强调“内湿”和“内热”的作用。内湿是指体内水液代谢不正常所致的湿邪,这跟脾脏运化功能相关,而内热则通常是由于不良饮食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内部热邪,当湿热内蕴,相互结合时,可损伤脾胃,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产生腹泻。因此通常中医认为的仔猪腹泻包含脾虚泄泻、湿热泄泻、寒凉泄泻以及伤食泄泻。 三、中兽医对仔猪腹泻的防治 1.脾虚腹泻 主要是由于脾气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和腹泻现象。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气虚仔猪不能够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成不足,进一步影响其他脏器功能。这类仔猪通常临床症状轻微,一般见到食欲不振、腹泻、体倦乏力等症状。 这类症状的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加芪素400g/吨料,连用15天,对哺乳仔猪的预防可在母猪饲料中添加加芪素400g/吨料,每个月用15天,连用4个月。对脾虚腹泻的治疗,中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和中止泻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通常选择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即可,气虚乏力仔猪可添加则添加了黄芪和当归来增强气血。 2.寒湿泄泻 在中兽医学中,寒湿型腹泻是由于寒湿邪气侵袭脾胃而导致的。这种类型的腹泻常见于气候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仔猪受寒湿型腹泻影响后,脾胃功能受损,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粪便稀薄。且常伴有黏液。临床症状还可能包括仔猪体冷、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等。对于寒湿型腹泻的治疗。中兽医学倾向于采用温中祛寒、健脾化湿的草药方剂,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上陈皮、生姜,有助于温暖脾胃,驱散寒湿,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这类腹泻的预防主要在环境,要保持仔猪的栖息地干燥、温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可适当用干粉消毒计来改善仔猪生存环境。 |
上一篇:仔猪水肿病的防治(2)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