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热应激引发的酸、碱中毒类型取决于热应激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鸡体的代偿反应,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热应激前期:呼吸性碱中毒(碱性中毒) 1、发生时机:当鸡群在急性、中度以上热应激(环境温度>32℃)时,鸡通过快速喘息(热喘息)散热,此时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血液pH升高)。 2、发生机制: 2.1 过度通气:鸡张口呼吸、频率加快(可达150~250次/分钟),大量排出CO₂,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急剧下降。 2.2 碳酸减少:CO₂+ H₂O → H₂CO₃→ H⁺+ HCO₃⁻(可逆反应向左移动)。血液中H₂CO₃(碳酸)减少,HCO₃⁻相对过剩 → 血液pH升高(碱中毒)。 3、临床表现:呼吸急促、翅膀张开、站立不稳 - 血液pH>7.45,PaCO₂显著降低,轻症时无瘫痪(与代谢性酸中毒不同)。 二、热应激后期:代谢性酸中毒(酸性中毒) 1、发生时机:当热应激持续数小时以上,或鸡群处于重度热应激(濒临热衰竭) 时,可能转为代谢性酸中毒(血液pH降低)。 2、发生机制: 2.1 缺氧与无氧代谢:持续喘息导致呼吸肌疲劳,氧气摄入不足 → 组织缺氧。细胞转向无氧糖酵解 → 大量生成乳酸、酮酸等有机酸 → 血液H⁺浓度升高。 2.2 脱水与循环衰竭:大量水分通过呼吸蒸发 →血液浓缩、循环障碍 → 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2.3 肾脏代偿不足:脱水导致肾血流量减少 → 酸性物质排泄受阻。 3、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瘫卧不动、脚爪冰凉,血液pH<7.35,乳酸含量升高, 死亡率急剧增加(热射病)。 关键对比表注意:代谢性酸中毒需补充碱性物质,但必须在确诊后使用(盲目补碱会加重呼吸性碱中毒)! |
上一篇: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控(2)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