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标准

家禽健康养殖七大指南

日期:05-06 作者:豆包- 小 + 大

环境消毒可每周进行 1 次,要选择对环境耐受力高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有效杀灭病原体。消毒时一定要全面彻底,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墙角、缝隙、设备的底部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往往是病原体藏身的温床。消毒剂宜现用现配,这是因为消毒剂在配制后,其有效成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分解,影响消毒效果。不同作用机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也很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病原体可能会产生耐药性,而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剂,可以让病原体防不胜防。比如,这次使用含氯消毒剂,下次使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体。

对于高污染区域,如病禽隔离区、污水排放口等,可以适当提高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这些区域病原体含量高,传播风险大,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消毒措施,才能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

种蛋收集、孵化以及出雏过程的消毒和管理,同样不容忽视。种蛋从母体产出时,可能会携带各种病原体,如果不进行消毒,这些病原体就会在孵化过程中传播给雏鸡,影响雏鸡的健康。种蛋的消毒方法有很多种,甲醛熏蒸消毒法,是将浓度为 40% 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适当的容器中,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 30 毫升福尔马林和 15 克高锰酸钾,烟熏蒸 20 - 30 分钟,要求温度 20 - 24℃、相对湿度 75% - 80%,熏蒸后应充分通风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在种蛋消毒中应用广泛;还有新洁尔灭消毒,取 5% 的新洁尔灭原液加 50 倍 40℃温水配成 0.1% 的溶液,用该溶液喷洒或浸泡种蛋,当蛋表面药液干后即可入孵 。在孵化过程中,对孵化设备、孵化室也要进行严格消毒,确保孵化环境的安全,切断垂直传播疫病的传播途径,为雏鸡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精细饲养管理,提升家禽抵抗力

饲养环境与禽病的发生,就像一对紧密关联的 “冤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鸭浆膜炎等禽病的爆发,往往与环境条件的恶化脱不了干系。鸡群拥挤、气温过高或过低、栏舍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等,都是诱发疫病的主要 “导火索”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一旦积累起来,就可能引发一场影响家禽健康的 “大风暴”,不仅会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还会增加养殖成本,甚至导致养殖失败。

为了提升饲养水平,消除发病诱因,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家禽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营养补充方面,要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家禽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物质,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就如同给它们注入了 “健康活力剂”。比如维生素 A 能维护家禽的视力和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维生素 C 可以增强免疫力,缓解应激反应;微量元素锌、硒等对家禽的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发挥也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确保家禽摄入充足的营养。还可以定期给家禽投喂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青绿饲料,不仅能补充维生素,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消化功能。

温湿度的控制,是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家禽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适宜的温湿度能让它们生活得惬意自在,增强抵抗力。育雏室的温度要根据雏鸡的日龄进行调整,一般来说,1 - 3 日龄的雏鸡需要 35 - 37℃的高温环境,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湿度方面,保持在 50% - 70% 为宜,湿度过高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过低则会导致家禽呼吸道黏膜干燥,引发呼吸道疾病。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通过安装水帘、风扇等设备进行降温;冬季寒冷时,则要加强保暖措施,如增加垫料厚度、封闭禽舍门窗等。

通风换气,是保持禽舍空气清新的 “法宝”。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禽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降低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含量,为家禽提供充足的氧气。栏舍通风不良,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会刺激家禽的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家禽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可以根据禽舍的大小和养殖密度,合理安装通风设备,如排风扇、通风口等。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空气直吹家禽,防止冷应激的发生。比如在冬季通风时,可以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并且要控制通风时间和风速,确保禽舍内温度的稳定 。

上一篇:国家食品安全领域104项标准物质发布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