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是一种牛的痘病。 	临床特征包括:发热,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出现结节,机体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在奶牛上会导致产奶量突然下降,母牛不孕、流产,公牛暂时或永久性不育,肉牛生产性能下降,损坏皮张,甚至因为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动物死亡,从而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病的病因及处置方法 	一、病原学	 									| 					 						病原					 				 | 									 						1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 									 						山羊痘病毒属					 				 | 			 							| 					 						物理性质   					 				 | 									 						灭活:55℃下2小时或65℃下30分钟					 				 | 									 						存活:-80℃下皮肤结节中10年,4℃下组织培养液中6个月,					 											干燥痂皮中35天,风干皮革18天,阴暗棚舍里数月					 				 | 			 							| 					 						化学性质       					 				 | 									 						灭活:乙醚(20%)、氯仿、甲醛(1%)、十二烷基硫酸 					 											钠、苯酚(2%,15分钟)、次氯酸钠(2-3%)、碘化物 					 											(1:33稀释度)、Virkon(2%)、季铵盐化合物(0.5%)等      					 				 | 									 						对强酸、强碱、含脂溶剂的去污剂很敏感					 				 | 			 			        二、流行病学										| 					 						易感动物					 				 | 									 						牛(不感染人)					 				 | 									 						主要包括黄牛、瘤牛和家养亚洲水牛,产奶奶牛的危险性最高      					 				 | 			 							| 					 						发病率					 				 | 									 						5%-45%					 				 | 			 							| 					 						死亡率					 				 | 									 						可高达10%					 				 | 			 							| 					 						流行时间					 				 | 									 						6-9月份,多发于雨后					 				 | 			 							| 					 						传染源					 				 | 									 						唾液、眼鼻分泌物、奶、精液、结节溃烂分泌物、脱落痂皮					 				 | 			 							| 					 						传播方式					 				 | 									 						1.节肢动物机械性传播    					 											2.直接接触传播					 											3.摄入病毒污染物					 				 | 									 						1.蚊(如库蚊、伊蚊)、蝇(如螫蝇)等					 				 | 			 							| 					 						我国目前					 											流行状况    					 				 | 									 						2019.08.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我国首次确诊					 											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伊宁市发现病牛218头,死亡1头					 				 | 			 			       三、疫情排查与处置										| 					 						目前					 											排查区域    					 				 | 									 						新疆全区、边境省份、近期有从新疆调入牛只的地区					 				 | 			 							| 					 						典型					 											临床症状					 				 | 									 						牛只全身皮肤出现10~50毫米多发性结节、结痴,以及伴随肩脚下和股前淋巴结肿大,奶牛乳房炎、					 											产奶下降等					 				 | 			 							| 					 						疑似					 											疫情处置					 				 | 									 						立即隔离、限制移动,组织专家诊断。					 											采集病牛皮肤结痴、抗凝血、唾液或鼻拭子等样品,送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 			 							| 					 						确诊					 											疫情处置					 				 | 									 						立即扑杀所有病牛,无害化处理,监视同群牛,环境彻底清洗、消毒,灭杀蚊蝇等昆虫媒介。					 											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倍剂量)对病牛所在县及其相邻县全部牛只进行紧急免疫。      					 				 | 			 			       扑杀、紧急免疫完成后1个月内,限制同群牛移动,禁止发生疫情县活牛调出。疫情发生前1个月内生产的牛皮需辗制成皮革后方可调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