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辩证论治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  2、阴阳的互根  3、阴阳的消长  4、阴阳的转化  二、五行  (一)五行的概念  1、五行相生:木 → 火→ 土→ 金→ 水→ 木  2、五行相克:木 → 土→ 水→ 火→ 金→ 木  3、五行相乘: (1)五行相乘: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 (2)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第二章 脏腑  一、 五脏:心,肝,脾,肺,肾  (一)心  1、心主血脉  2、心藏神  3、心主汗  4、心开窍于舌:心血充足,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心血瘀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则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二)肺  1、肺主气、司呼吸  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4、肺开窍于鼻。  (三)脾  1、脾主运化  2、脾主统血  3、脾主肌肉及四肢。  4、脾开窍于口:脾有湿热,口唇红肿,脾经热毒上攻,口唇生疮。  (四)肝  1、肝藏血 ①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发生目眩、目盲,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 ②肝不藏血,引起精神不安或出血。  2、肝主疏泄  (1)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  (2)保持精神活动正常  3、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四肢拘急,或萎软无力,伸屈不灵;或角弓反张  4、肝窍于目  (五)肾:肾为先天之本  1、肾藏精  2、肾主命门之火 肾阴虚----内热 肾阳虚----形寒肢冷  3、肾主水  4、肾主纳气  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阳不足,尿频繁、阳萎;肾阳不足阳虚火衰落,便秘或便溏等。  二、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