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策:地毯+火碱守住场内通道
猪场一旦出现了发烧、厌食的猪,除了特别好区分的比如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以及明显的外伤这几种情况之外,在没有排除不是非瘟的情况下,坚决不治疗。
有条件的立刻隔离后采样做检测,检测结果疑似阳性后,立刻做无害化处理,并马上对其生活过的栏舍做清洗消毒,并对其周围猪舍猪群采样检测,结果阳性的,继续处理。
没有条件进行检测的,对猪做隔离观察,同时对其生活过的栏舍做清洗消毒。假如该猪后续出现了好转,且连续观察14天无异常,可以考虑混群;假如该猪出现症状加重的,立刻做无害化处理。
现在很多猪场之所以最后不得不面临清群,就是因为遇到了阳性病例,结果当成了其他的疾病做了治疗,结果是非但没治好,反而因为人频繁的接触发病猪,造成了更大面积的病毒扩散。
第 8 策:定期检测环境
定期对饲料房、售猪台、餐厅、会客厅、宿舍、药房、大门口这些最有可能先被污染的地方做环境采样检测。
因为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病毒一定是从猪场外面进入到猪场里面,而后从猪场里面进入到猪舍里面,而后又从猪栏外面进入到猪栏里面,最后才感染猪的。
防控非瘟,定期检测猪,远不如定期检测最有可能先被污染的环境。
一旦环境中出现了阳性,立刻针对性进行洗消,同时尽可能停止猪场所有接触猪的工作,对猪舍内部的通道,靠近窗户和门口的猪采样检测。结果阳性的,对该栋猪群进行口鼻拭子普查,依据结果考虑精准剔除还是整单元或者整栋处理;结果阴性的,观察2周无异常,恢复正常生产。
第 9 策:工具专舍专用
饲养过程中,猪场经常会用到的工具包括注射器、保定器、消毒机、拉料车、铁锹、扫把、体温计等。
非瘟情况下,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在饲养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接触到病毒。假如它们从有问题的猪舍到了没有问题的猪舍,带来的后果不用详细说,大家都能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工具要做到专舍专用的目的。
这些生产工具一般来说成本都不高,所以,猪场必须按照猪舍栋舍数或者单元数,完全数量配备。
第 10 策:避开猪队友
尽管大家都知道非瘟是个烈性传染病,国家也明文规定一旦出现疑似病例就要立刻就近无害化处理,但是真的出现了疑似情况,养猪人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什么样的,我不讲,大家也心知肚明。
同时,有问题的猪场还会把嘴管的严严实实的,被人问起来你的猪怎么样了啊?不出意外的话,得到的答复都是,好着呢,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猪场原本没事,结果因为不知道附近的猪场出现了问题,疏于防范,不幸也跟着中招了。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样的养猪人呢,就是我说的所谓的“猪队友”。特殊时期,一定要提防。
当然,我也见过比较暖心的情况:
某猪场出现了疑似病例以后,老板立刻挨个儿给周围的猪场打电话说自己这边可能出事了,让他们注意做好防控措施;同时也把自己隔离了,20多天没有进猪场,也没有见任何熟悉的养猪人。
最后的结果也很可喜,猪场断臂求生,处理了1/4的猪,保场成功。